(2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图甲所示岛屿有广阔的石灰岩高原,“泉水之岛”之称,面积1.09万平方千米,约有280万人口,岛上蓝山主峰海拔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图甲所示岛屿有广阔的石灰岩高原,“泉水之岛”之称,面积1.09万平方千米,约有280万人口,岛上蓝山主峰海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所示岛屿有广阔的石灰岩高原,“泉水之岛”之称,面积1.09万平方千米,约有280万人口,岛上蓝山主峰海拔2256米,山区多火山活动。图乙为蓝山咖啡园景观图,因该山在大海的环绕下,每当天气晴朗的日子,太阳直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蓝色光芒,故而得名。这片咖啡园终年空气清新,多雾多雨,造就了享誉世界的不仅口味浓郁香醇,而且由于咖啡的甘、酸、苦三味搭配完美的蓝山咖啡,同时也造就了世界上最高价格的咖啡。依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该地区盛产优质咖啡且享誉世界的原因。(12分)
(2)依图判断该岛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6分)
(3)该岛屿有“泉水之岛”之称的原因。(8分)
答案

(1)自然原因:该岛纬度低,位于热带,热量充足;热带雨林气候。且东北信风,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拥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地势起伏大,山坡排水良好;空气清新,云雾多。(8分)社会经济原因:种植经验历史悠久;品牌打造。(4分)
(2)主要分布在沿海、铁路沿线和河流入海口处。(2分)
沿海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铁路沿线交通便利(受海洋灾害影响小);位于河流入海口,可以实现河海联运,靠近河流,用水方便。(4分)
(3)该岛属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充沛;有广阔的石灰岩高原,溶洞遍布,雨水渗进地下裂隙和洞穴,形成丰富的储水;河流众多,汇成巨大的水网;山谷地带,由于受到自然力的破坏,形成许多沟壑,使充盈的泉水四溢。(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该岛纬度低,位于热带,热量充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影响,在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读材料可知,该岛山区多火山活动,所以拥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岛屿的地势起伏大,山坡排水良好。空气清新,多雾多雨,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生产出了世界上的优质咖啡。该岛居民有丰富的种植经验,经过品牌打造,终于造就了世界上最高价格的咖啡。
(2)读图,根据城市符号可以判断,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这里地形平坦,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铁路沿线地带,距海较远,受海洋灾害影响小,但有便利的铁路交通。河流入海口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可以实现河海联运,靠近河流,用水方便。所以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铁路沿线和河流入海口处。
(3)结合前面分析,该岛属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充沛。由材料可知,该岛有广阔的石灰岩高原,在这种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岛屿上必然是溶洞遍布。雨水渗进地下裂隙和洞穴,形成丰富的储水,使得岛上地下水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到,岛屿上河流众多,汇成巨大的水网。所以在山谷地带,由于受到自然力的破坏,形成的许多沟壑,便有充盈的泉水溢出来。形成了泉水之岛的特殊景观。
举一反三
读世界两个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A、B)和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图C),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分别说明①②两城市冬半年降水比夏半年丰富的原因。(6分)
(2)比较图A、B所示区域河流开发利用主要区别。(2分)
(3)判断图B甲、乙、丙中哪一地区小麦种植业比较发达,并分析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列有关乍得湖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1分)
非洲乍得湖,位处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国交界处,面积辽阔,一度成为非洲第四大湖泊。湖滨地势低平,多沼泽,芦苇生长茂盛。湖区东南部,沙里河以及洛贡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盛产棉花、花生、稻米、薯类等。
1960年代,乍得湖的湖面面积约为26,000平方公里(约有24个香港大),但直至2000年,它已缩小到仅余1,500平方公里(即约个半香港大),亦即它原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到了2007年,即便是在雨季涨水期,浅平宽广的乍得湖也没有如期伸展,面积始终不到2000平方公里。湖区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干旱程度愈演愈烈,农业收成和渔业产出持续减少,湖区200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
乍得湖在短短40多年间面积萎缩90%以上,除了大旱灾等自然因素,还要归因于乱砍滥伐、大规模灌溉以及在注入乍得湖的河流上修建水库等人为因素。

读乍得湖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和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______沙漠以南地区。乍得湖水系支流集中分布在湖泊的___部,径流季节变化___(大或小)是该河突出的水文特征。(3分)
(2)简要说明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特点及原因。(2分)
(3)非洲矿产资十分丰富,简述非洲出口矿产对其经济有何影响?(2分)
(4)本地区人口的增长迅速,对环境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非洲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就必须协调人地关系。请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 若图中a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其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和事物是________。(2分)
①太阳高度相同 ②地方时相同 ③昼夜长短相同 ④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相同 
⑤地形相同    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 ⑦均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2) 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有相同的气候类型,其中面积最广的是                      气候。(2分)
(3) (6分)若图中b点分别在中国、美国境内,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但成因却有所不同,根据所学请分析成因:
中国:                                                                    
美国:                                                                    
(4) (4分)简要说明中美两国城市分布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5)(6分)图中c处附近分别为中美两国的重要工业区,试论述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图甲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材料二  图乙示意鄱阳湖南部地区,PQ铁路线的建成对该区域的铜矿开采、冶炼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 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强劲的风力”和沙丘的成因。(10分)
(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8分)
(3)据材料二分析铜矿开采及冶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某区域图。甲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平均水深700余米,丙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技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1)甲湖被誉为当地的“巨型空调”,试说明原因(6分)
(2)分析乙城市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从甲湖调水至乙城存在哪些不利条件?(14分)
(3)利用图文信息,简析在丙城投资建厂的有利条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