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为了A.抵制恶劣的气候环境B.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D.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

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为了A.抵制恶劣的气候环境B.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D.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为了
A.抵制恶劣的气候环境B.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
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D.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特性。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所以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适应高原反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举一反三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横跨亚欧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有48处文物点被列入申遗名单。
材料二:“丝绸之路”路线图

(1)古“丝绸之路”属于大型线形自然文化遗产,列举“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的著名文化景观。(至少两项)(4分)
(2)说出影响“丝绸之路”选线的最主要因素。为了安全,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前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8分)
(3)简述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与其他产业一样,旅游业也要考虑市场因素。旅游消费市场主要看客源市场。据此回答 下题:
小题1:北京故宫最主要的游客来自河北天津,究其原因是:
A.河北天津地处故宫的最优吸引半径内B.河北天津交通位置的优越性
C.北京的接待能力有限D.故宫的环境承载量和接待能力是无限的
小题2: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取决于:
A.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经济距离B.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
C.旅游资源的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D.旅游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
小题3:旅游业的经济作用有 :
A.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B.有了旅游业的发展才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C.有利于国家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D.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小题4:关于旅游资源时间性的正确叙述是:
A.所有旅游资源都是与地球、人类社会同始终
B.所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才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C.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当时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D.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使用的次数越多,其价值就越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香港和新加坡旅游业发达的条件是:
A.有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古迹B.多名山大川
C.有交通便捷的服务D.交通便捷,是购物天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和图四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会促进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某国际会议在上海结束后,与会者打算就近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假如你是旅行社的业务经理,请你根据客人的要求,推荐一个相关旅游城市供选择。(如图所示,每个城市只能选一次)
“历史文化游”有
“都市观光购物游”有
“园林景观游”有
“水乡古镇风情游”有
“佛教名胜游”有
(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 性,欣赏A地著名的水文地理景观应注意把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  __(填“区域内”或“区域内外”)。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 是有限的。
(4)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至少答三点)
(5)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据估计, 2005年海外游客就达250万人次。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至少答二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借助以布达拉宫为首的世界闻名的人文旅游资源,及以珠穆朗玛峰为首的世界最顶级的自然旅游景观,西藏已成为过去10年全国旅游行业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2009年西藏旅游业迎来“井喷”式发展新时期。

(1)简述西藏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4分)
(2)请你为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