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推测图中L线的数值应该是        。(1分)

读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推测图中L线的数值应该是        。(1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推测图中L线的数值应该是        。(1分)
(2)试描述图中冬雨率等值线总体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
(3)地中海沿岸盛产柑橘、葡萄等水果,试评价该地区生产这些水果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4)简述图中石油加工厂布局的区位优势。(3分)
答案
(1)60(1分)
(2)特点: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1分)
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较近,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1分)
东南部纬度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远,受大西洋影响小,冬季降水较多。(1分)
(3)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1分)
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日照充足,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1分)
该地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排水、通风、采光条件好。(1分)
(4)靠近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接近欧洲市场;交通更加便利,缩短了运输距离,降低了成本;当地有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答出任意1点得1分,共3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图中L线的数值应该是60。
第(2)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图中冬雨率等值线总体分布特点是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其原因是:西北部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较近,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东南部纬度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远,受大西洋影响小,冬季降水较多。
第(3)题,地中海沿岸盛产柑橘、葡萄等水果,该地区生产这些水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日照充足,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该地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排水、通风、采光条件好。
第(4)题,图中石油加工厂布局的区位优势是因为靠近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接近欧洲市场;交通更加便利,缩短了运输距离,降低了成本;当地有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
点评:本题组考查与地中海地区有关的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分布、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条件、石油加工厂布局的区位优势等知识点,综合性强,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地理功底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小题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
小题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6分)
资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小题3: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   (1分)
A.2月21日11时51分B.2月22日3时51分
C.2月22日11时51分D.2月23日3时51分
小题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2分)
资料三 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小题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甲地区所在省份棉花总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左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并称中国三大产棉区。该区棉花已连续多年获总产、单产、商品出口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中国第一。
(1)据图分别说明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4分)
(2)据图甲说明该地区棉花种植区的区位优势。(4分)
材料三 甲地所在省份2010年部分资料统计表

(3)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表中信息说明甲地所在省份要达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

材料三: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蓬蓬勃勃,“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下图为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1)材料一A、B两区域大致以              为界。A区域内部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南、
北方的分界线是               一线。B区域植被自东向西呈      ——荒漠草原——      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地带性变化规律。(10分)
(2)材料二中喀什、深圳分别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
                        区(填自然区名称,不能填字母)。(4分)
(3)塔里木河属于        河(内流外流),其补给来源以           为主,珠江属于        河(内流外流),其补给来源以           为主。(8分)
(4)读材料三,试述新疆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及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5分)。

材料:B省区的伊利集团是我国一家知名的奶制品企业,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许多 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如下图:

(1)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为         (填字母)模式。
(2)伊利集团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3)伊利集团在许多大城市拥有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奶源地分布一般具有            
                 的特点。
(4)伊利集团主产基地所在自然区生态环境脆弱,该自然区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
问题是             ,其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5)扼要说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两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6)A地区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地之一,试分析生长的主要优势条件。
(7)分析C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8)D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其粮食生产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不利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开幕举行。沙特阿拉伯展馆(见图14)定名为“阿拉伯之城”,主题为“生命的活力”,其灵感来自于沙漠中的绿洲,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展馆着重展示在没有常年有水河流和湖泊的严酷自然环境下,如何创建美丽的城市、营造美好的生活。
 
图14
材料二 图15是沙特阿拉伯及其周边地区的示意图。

图15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沙特阿拉伯位于 ①   板块;一百万年后,红海面积将比现在  ②  。(4分)
(2)“能源之城”是沙特馆展示的特色之一,这里的“能源”是指     ①     。世博会开幕时,一艘满载该种能源的轮船从波斯湾沿岸出发驶往上海,途经阿拉伯海时将  ②      (顺,逆)水航行。(4分)
(3)为什么沙特阿拉伯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沙特阿拉伯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6分)
(4)试分析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绿洲农业的自然条件,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