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1)一(4)题。(20分)材料一:图8为2011年9月上旬我国部分地区强降雨量图,图9为汾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二:汉江流域示意图图10(1)

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1)一(4)题。(20分)材料一:图8为2011年9月上旬我国部分地区强降雨量图,图9为汾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二:汉江流域示意图图10(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1)一(4)题。(20分)
材料一:图8为2011年9月上旬我国部分地区强降雨量图,图9为汾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汉江流域示意图

图10
(1)图8所反映的强降水最有可能是           (锋面)引起,降雨区位于锋线的       (地图方向)。(2分)
(2)读图10,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                           ,图中A、B两地形成的流水地貌类型分别是                                      。(3分)
(3)根据图9、图10和所学知识,试比较汉江和汾河水文特征的异同。(8分)
 
汉江
汾河
相同点
 
不同点
 
 
小题1:汉江流域有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7分)
答案

(1)冷锋(1分)   北或西北(写后或后方不得分)(1分)
(2)沿河或河谷地带分布 (1分)
甲:河流侵蚀地貌(V型河谷)(1分)
乙: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1分)
(3)相同点: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夏季为汛期(每点1分,共2分)
不同点:
汉江: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任答对3点得3分,其余答案不得分)
汾河: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任答对3点得3分,其余答案不得分)
(4)自然条件:水热丰富,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每点1分,共4分)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种植历史悠久;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劳动力丰富等(任答对3点得3分,其余答案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题根据我国的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可知,9月华北地区的降水只可能是冷锋天气系统所致,不可能是暖锋所为。冷锋的降水一般都在锋生(冷气团一侧,即锋线的西北或北侧)
第(2)题从图10中可以看出图中的城市分布具有沿河设城的特点。这是一般南方城市分布的基本特征。对于图中A B两处的河流地貌可以从它们所处的河流的不同地段做出判断。A位于汉江的上游地区,B处在汉江的下游河段。根据所学的地貌基本常识可知:在河流的上游河段一般是以侵蚀地貌为主,形成V形谷;在河流的下游河段多为堆积地貌,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
第(3)题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比较主要是从位(水位高低)、流(流量的大小)、沙(含沙量)、冰(有无结冰期)、汛(汛期)等方面进行比较,一定抓住汉江位于秦岭以南,从气候上来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汾河地处黄土高原,从气候上来看是温带季风气候。
第(4)题江汉平原既是我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时可以从自然(地形、地势、气候、水源、土壤等)与社会经济(交通、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种植历史等)两个方面进行。
点评:本题通过对汉江流域与汾河流域的区域差异的对比分析,考查锋面天气系统所对应的天气特征、河流地貌特及其形成、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性特征比较和农业区位分析,试题设计难度比较适中,重点考查考生的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描述地理事物、探讨与论证地理事物的能力,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举一反三
阅读图表,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甲图为某国轮廓简图、乙图为该国某城市气温降水图,丙图是该国东部沿海某城市示意图。

甲                        乙                    丙
(1)根据乙图数据,该城市及周边地区夏季多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最热季节出现4、5月时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
(2)甲图中,L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____________;该河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3分)
(3)甲图中阴影地区生产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2分)
(4)丙图中,若该城市需布局一大型火电厂,从环境因素考虑,其最适宜选择①、②、③、④地中的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贺兰山山麓地区的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一起完成。
材料二  Q、R两地资料对比表
地点
纬度
海拔高度(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1月降水量(mm)
7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年日照时数(小时)

47°N
20l
2.6
20.7
  54.1 
60.6
824.5 
1975.3
Q
38°N
1111
—8.4
23.3
1.2 
42.2
193.7
2975.7
(1)冬季宁夏Q地区比法国R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试分析原因。(4分)
(2)每年初冬和早春,河流在P处容易决堤泛滥,简述引起该现象的原因。(4分)
(3)简述Q地区葡萄种植与法国葡萄园相比的有利条件。(4分)
(4)如果Q地区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什么环境问题?并说明理由。(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答题。
材料一: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

材料二: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
 
太湖平原
东北平原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07
0.31
谷物年产(千克/公顷)
12414
4916
(1)根据材料一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2)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有:(多选)(2分)
A、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B、扩建大亚湾核电站;
C、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资源               D、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E、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F、提高能源利用率。
(3)从岛屿类型看,P岛为        岛,随时间推移,其将首先与       岸相连。请指出该岛及其面积的扩大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4分)
(4)太湖平原的谷物单产远高于东北平原,主要原因是:                    。(2分)
(5)太湖平原自古就是国家的粮仓,通过京杭大运河向北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粮食,但近些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商却频频到东北调粮,南粮北上逐渐被北粮南下所取代。请结合两地的人均谷物占有量,分析这些转变的原因。(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23中、美两国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中,A地的气候类型都是                气候。(1分)
(2)从图中看出,与美国相比,我国                  (温度带)的范围更大,热量条件更具优势。(1分)
(3)与美国西部地区相比,我国开发西部地区的不利条件有哪些?(3分)
(4)从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来看,我国以           为主,美国以          为主。试比较两者之间生产经营上的差异。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右图示意东南沿海局部区域

材料二 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材料三 大型国企鞍山钢铁公司决定把投资总额30多亿的冷轧钢板生产基地落户海西新兴港口城市——莆田市,建成后将年产100万吨冷轧钢板,年创产值约80亿,并为国家和地方增创税收8—10亿。
(1)说出沿向莆铁路走向(由莆田至向塘)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5分)
(2)说明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3分)
(3)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3分)
(4)分析莆田吸引鞍钢冷轧项目落户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