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小题2: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A错;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高是因为交通、科技、经济等由具有优势,而资源相对不足,B错;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以高寒为主,环境条件差,所以区位指数低,C对;丙地为我国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支离破碎,联系不便。另外河湖众多,水土流失较严重,所以区位指数较低,D错。
小题2:甲地区位于广东省,邻近港澳,便于引进技术和资金等,沿海交通便利等优势条件,所以区位指数高。
举一反三
1951—2000年的近50年来,我国的干湿分界线存在明显的摆动。下图为该50年内干湿分界线位置变幅最大地区之一的变化图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近50年干湿区界线位置
A.呈南北摆动且有东移的趋势
B.呈东西摆动且有北移的趋势
C.南北摆动最大幅度约330 km
D.东西摆动最大幅度约230km
小题2:图示界线变化范围所在地区可见
A.风吹草低见牛羊B.多石油钻井平台
C.山歌阵阵采茶忙D.村居中多见窑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数字为经纬度,表示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山脉。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天山阴山昆仑山南岭
小题2:关于图中⑤—⑧所代表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大致是我国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中国南方、北方水资源、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对比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
B.南方地区热量、水分条件优于北方地区,故耕地面积多于北方
C.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于北方地区
D.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地区少,故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南方
小题2:下列环境问题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的是
A.酸雨B.泥石流C.沙尘暴D.风暴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省区农业景观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景观在下列哪一省区中最常见
A.河北B.广西C.江苏D.黑龙江
小题2:该省区常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B.地表塌陷C.水土流失D.湿地破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四座重要山脉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山脉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 )
A.甲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乙山脉是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丙山脉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D.丁山脉是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小题2:山脉两侧气候类型相同的山脉是( )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