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A.南北走向B

下面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A.南北走向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面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
小题2: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小,含沙量大B.结冰期长
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解析一:根据材料中M点(128°E,48°N)经纬度定位可知M所在地附近为小兴安岭,该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故答案选A。
解析二:如图所示,山脉上①地位于M点东侧,山脉上②地位于M点北侧,可绘出如图所示的三地位置关系,①②连线即可以表示山脉走向,可得出该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故答案选C。

小题2:根据材料中M点(128°E,48°N)经纬度定位可知M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该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流量大,答案A 、C、D错误,答案选B。
举一反三
(12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千米,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 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另外,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
材料三 左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

(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4分)
(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和五花海不封冻的可能原因(4分)。
(3)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

(1)指出图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材料二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6分)
材料三 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3)简要分析西宁的城市区位因素及其近年来的发展变化。(8分)
材料三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
省区
年代
山东省
青海省
1990年
8439万
446万
2000年
9079万
518万
(4)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     (大、小)。依据图文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具体评价青海省经济发展条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渭河平原和秦岭≥10℃积温的差异,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2)分别说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4分)
(3)说出乙地形区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该特点的自然条件。(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 水资源总量 人口等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小题2: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耕地后备不足B.水资源浪费严重
C.人均土地面积少D.缺水问题突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资源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较为丰富的有
①铁矿 ②稀土 ③有色金属矿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风能 ⑦水资源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⑦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