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题小题1:A区夏季气温高于B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A区域盆地地形,海拔低,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B.A区域白昼时间、太阳辐射

读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题小题1:A区夏季气温高于B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A区域盆地地形,海拔低,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B.A区域白昼时间、太阳辐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题

小题1:A区夏季气温高于B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A区域盆地地形,海拔低,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
B.A区域白昼时间、太阳辐射时间长于B区
C.B区降水量多于A区,所以气温低于A区
D.A区地处地势第三阶梯,海拔低,B 区地处地势第二阶梯,海拔高
小题2:正确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的是
A.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B.水量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C.流域面积小,流程短,落差小
D.流域面积大,流程短,落差大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利用图示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和周边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A表示四川盆地,海拨低,夏季盆地聚热,故气温高。B为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下降。选A项。
小题2:根据图示C河段流经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所以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点评:本题以我国某区域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空间定位及区域综合分析,难度较大,区分性较高。解答关键是根据经纬度位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出准确区域定位,然后分析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及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河流补给类型等。
举一反三
图是我国某山脉东、两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第题。

小题1:图中山脉是
A.大兴安岭B.太行山C.祁连山D.贺兰山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为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B.山麓气温比山顶气温约高18℃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珠三角近年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B.交通条件的地区差异
C.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D.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
小题2: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导致迁出区生产成本升高
B.只促进迁出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C.发达区域迁出的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工业
D.增加了迁入区的就业机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中国某区域图。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据此完成题。

小题1: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势较平坦开阔B.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C.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D.冰雪融水较丰富,适宜牧草生长
小题2:关于该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附近地势北高南低B.图中山脉呈东西走向
C.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D.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某区域。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M、N两地≥10°C等积温线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都凸向河流上游,因为位于河谷地带B.都凸向河流下游,因为位于山地地带
C.M凸向河流下游,因为位于河谷地带D.N凸向河流上游,因为位于山地地带
小题2:B城市周边地区被誉为“天府之国”,其发展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多晴天,光照充足B.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C.积温高,一年三熟D.多河流,水源充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2011年8月由苎麻制成的墙纸首度亮相中国墙纸行业博览会。图为我国苎麻的产地分布图(其中阴影区为中心区,周边为边缘区),表为我国苎麻种植面积变化表。据此完成题。

时间
1987年
2009年
中国种植面积
770万亩
80万亩
 
小题1:据中国苎麻的产地分布图可知
A.中心区典型经济作物有甜菜和棉花B.中心区比边缘区热量条件优越
C.边缘区的粮食作物可能有水稻和小麦D.边缘区比中心区水分条件优越
小题2:结合图表材料,下列有关苎麻种植的推断正确的是
A.2013年种植面积一定进一步缩小B.传统经济价值较高
C.广泛开垦梯田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D.苎麻生长需要的水热条件较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