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完成题。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完成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图示黄河河段:
A.支流众多B.汛期主要出现在7、8月份
C.含沙量小D.无凌汛现象
小题2: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A.丰富的土地资源B.充足的能源资源C.充沛的淡水资源D.矿产资源
小题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②消除城乡差别 ③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④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的黄河河段位于华北地区,受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移动的影响,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故该河段的汛期也主要出现在7、8月份;该河段最冷月气温低于0℃,又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故该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
小题2: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有利于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
小题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优化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时还有利于改善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黄河的水文特征。(2)明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3)明确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
举一反三
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读后回答题。

小题1:划分Ⅰ、Ⅱ、Ⅲ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    )
A.气候和地貌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D.地貌和植被
小题2:对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调查时,获取信息的便捷方式是    (    )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实地调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示意图”,据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石羊河流域内灌溉农业区所属地形区为
A.湟水谷地B.河西走廊
C.宁夏平原D.河套平原
小题2:石羊河干流总体流向及主要补给水源是
A.西南流向东北, 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
B.东北流向西南, 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
C.西南流向东北, 山地季节性积雪融水及大气降水
D.东北流向西南,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产生的降水
小题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类型及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热带沙漠气候,荒漠化
B.温带大陆性气候,盐碱化
C.温带季风气候,水土流失
D.温带大陆性气候,荒漠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每一个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主观意愿的结果
小题2: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方向B.生活特点
C.发展水平D.生活条件
小题3: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 ②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 
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 ④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该河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回答题:

小题1:结合图可以看出(  )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小题2: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
小题3: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
A.围湖造田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