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同源同根,互惠互利。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台湾岛地形及主要农作物分布图材料二 台湾海峡隧道方案图目前,连接海峡

(17分)同源同根,互惠互利。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台湾岛地形及主要农作物分布图材料二 台湾海峡隧道方案图目前,连接海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7分)同源同根,互惠互利。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岛地形及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材料二 台湾海峡隧道方案图

目前,连接海峡两岸的台湾海峡隧道工程线路有北线、中线、南线三个方案。历史上,北线方案未有超过7级的大地震,现今地震活动性一般,仅有5级左右中等地震,频度较低;南线方案也有5级、6级地震;中线方案虽历史上无超过7级的大地震,但一般有5级、6级中强地震,现今地震频度略高。
北线:福清一平潭岛一新竹,长约1 22公里
中线:莆田笏石一南日岛一苗粟,长约128公里
南线:厦门一金门一澎湖一嘉义,长约174公里
(1)读图7,描述台湾岛的地形特征。(3分)
(2) 台湾岛素有“森林宝库"的美称,试说明台湾森林树种丰富的原因。(3分)
(3)根据图7信息简要说明台湾农业分布特点。(3分)
(4)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十分活跃的地区。为了加强两岸交流,台
湾海峡隧道工程已展并研究。结合材料二,试说明在三个方案中首选北线方案的原因。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简要说明两岸各自的优势。(8分)
答案

(1)台湾岛以山地为主(约占2/3),中部、东部为高山,西部为平原。
(2)台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降水丰沛,地势高差大,植被垂直地域分异显著,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寒温带的森林。
(3)  主要分布西部沿海平原地区,少量分布东部沿海低地。
(4)地震灾害影响小,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线路最短,工程量相对小。
大陆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广阔的消费市场
台湾优热;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分析。
森林树种丰富,主要从纬度和地形角度分析。
主要结合地形的差异分析农业分布的特点。
影响海底隧道建设的主要因素:地质条件、线路长度、工程量和技术难度等方面分析。海峡东西两岸的各自优势:大陆由于人口稠密,故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土地,市场广阔;台湾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举一反三
下列四组国家中,全部为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
A.俄罗斯、泰国B.缅甸、孟加拉国
C.巴基斯坦、日本D.越南、印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中国政区空白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24分)

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及人民政府驻地分别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12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植被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A区与C区的界线是
A.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B.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C.大致与2000米等高线吻合D.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吻合
小题3:关于B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仅次于东部经济地带
B.本区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C.本区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
D.本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小题4: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主要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主要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甲图中用实线按走向画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并标注名称。
(2)甲地区自然特征可概括为           ;乙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3)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         ,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       
(4)甲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是:                      (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的角度作答)。甲地区水资源分布状况为:                     ,为了区域协调发展,应采取                   调水工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中①、②、③是我国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有关界线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全年均温00C等温线,③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C.②为森林与非森林分界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