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14分)小题1:图1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工程的

读图,回答问题。(14分)小题1:图1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工程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回答问题。(14分)


小题1:图1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工程的影响。
                                                                      
小题2:读图2,重庆市的气候类型是                    。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原因是                                           
小题3:简述图1所示地区的中等城市的分布规律。
                                                                             
小题4:读图3,重庆市城区布局的特点是              。其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处,判断的依据是                                                                                  
小题5: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答案

小题1:水土流失或土壤侵蚀(1分)   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地表侵蚀加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分) 河流泥沙增多,使库区淤积加剧(1分)
小题2: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   该地区北部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1分)
小题3:多分布在海拔低于500米的地区和河流两侧(2分)
小题4:分散式布局(1分)    A(1分)   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河流交汇处,是城市早期发展的中心;交通便利(2分)
小题5:附近有煤铁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四川盆地及附近地区。
小题1:图示甲位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势起伏较大;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故水土流失较严重;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是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并加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长江三峡的影响主要是加重库区的泥沙淤积。
小题2:结合图2,最低月温为0°C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位于四川盆地,冬季北部山地阻挡了北方冷空气;
小题3:注意仅关注中等城市的分布。
小题4:重庆受地形和河流影响,故分布呈分散式;商业区的分布于城市的中心,且考虑河流的区位和历史原因;
小题5:影响钢铁工业的区位,主要从自然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业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注意没有优势的条件不分析)。
举一反三
一流的人才需要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和一流的大学来培养。关于下图所示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没有一流大学
②经济因素是影响一流大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③中西部地区应主动创造条件吸引北大等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
④经济因素是影响北大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的主要因素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回答16~ 17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径流丰富且季节变化小
B.封沙育草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C.该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渍化、盐碱地广布
小题2: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A.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和风力沉积
B.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普洱茶
C.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所在地
D.图中河流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92 年以来,“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与大学及相关单位共同合作,成立台湾长期生态研究网,并在南仁山等地设置试验区,作长期的生态观察。试验区南仁山所在的经纬度为 22°28"N,120°51"E,高度为 10 ~ 500 米。请回答18~19题。

小题1:南仁山的位置是在右图四地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小题2:南仁山试验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A.热带季雨林B.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C.高山针阔混交林D.高山常绿针叶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吉林省大安市早年间有着“鱼米之乡”和“骏马之乡”的美称;而在前几年有人这样描述:“一出门便是大片白得耀眼、几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偶尔能看见一两簇黑红色的碱草,在风沙中摇曳。有风的时候,碱面儿随风而起,白色的烟尘铺天盖地,四处弥漫,没有绿草,没有鸟鸣,有的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盐碱地面积达24.76万公顷,占到土地总面积的50.76%。据此完成22~23题。 
小题1:有关大安市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 位于吉林省的东部,紧靠长白山地 
② 属东北平原地形区
③ 为次生盐碱化严重区域 
④ 若种植小麦,应为冬小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 D.②③
小题2:该地区为恢复生态,发展经济,规划实施一系列活动,可信的是:
① 发展优质牧草产业化种植,扩大牧草出口 
② 发展碱地农牧业和相关加工业,开发碱性功能食品,实现人们的身体健康 
③ 土地开发整理,引辽河水灌溉,使荒碱滩变良田 
④ 对轻中度盐碱地补播各种耐盐碱草种,对重度盐碱地采取人工种碱茅、羊草、栽柽柳,以及以稻治碱,以苇治碱等
A.②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和该区域石漠化景观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该区域A县的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漫山遮野的石旮旯(表示“狭窄偏僻的地方”
或“角落”),土地破碎到数百块石旮旯才能拼凑成一亩地.山连着山都是干沟,坡连着坡都是陡坡.据科学家研究,该区域岩石风化成一厘米土层需要一万年左右的时间.
材料二:人县人口密度约150人/平方千米,由于土壤贫薄,又缺少水分,当地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但产量很低,遇到早灾甚至颗粒无收,家家户户经常缺粮,一直以来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为了解决温饱,有的地方耕地已开垦到山顶.
材料三A县的气候资料

(1)结合材料,简述该区域石漠化的发生过程,并分析其成因。(4分)
(2)该区域一直以来是我国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的一个区域,结合材料分析其自然与社会经济
原因,并为A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3)据材料二可知,A县经常遭遇早灾威胁,分析其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