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小题1:下面关于长江流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江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长江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流量季

长江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小题1:下面关于长江流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江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长江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流量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长江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小题1:下面关于长江流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长江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流量季节变化小
C.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突出
D.长江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
小题2:对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合理措施是
A.长江中游干流发展小水电,以保证流域内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B.沿河地区大量采沙、挖泥
C.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力植树造林
D.发展造纸工业,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
小题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①植物种类增加                    ②土壤肥力降低
③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④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⑤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⑤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B
解析

举一反三
塔里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B.我国最长的河流
C.流域内为半干旱地区D.该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下图是“我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商品粮基地①与④相比,其不利的气候条件是                          
⑵商品粮基地③与④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两地纬度相近,但春季时的物候现象是③地比④地来得早,请简述原因。
(3)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趋势,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有A、B两种:
A模式——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B模式——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应属于        模式(填字母,下同),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应属于        模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应主要借鉴        模式。
(4) 分析商品粮基地④发展粮食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炼铝厂,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6分)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选择填空)(2分)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运输便利D.科技发达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黄河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9分)

(1)图中山脉是我国多种地理事物的界线,比较山脉两侧地理事物的差异,完成下表。(3分)

(2)A省      资源丰富,该资源外运的措施有                。(3分)
(3)B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                                           。(1分)
(4)图中①②两项工程比较,①工程的有利条件是      ,②工程的起点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一、二、三,完成各题(14分)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材料三 继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浦、番高、花都区后,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3分)
(2)河口地带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河口却没有形成大城市,为什么?(3分)
(3)简要叙述两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4)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