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材料二 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塑造了峡谷、盆地相间分布的奇异地带,人称“湟水谷地”。谷底海拔1650米,其北、南、西面的山脉海拔

材料一 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材料二 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塑造了峡谷、盆地相间分布的奇异地带,人称“湟水谷地”。谷底海拔1650米,其北、南、西面的山脉海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塑造了峡谷、盆地相间分布的奇异地带,人称“湟水谷地”。谷底海拔1650米,其北、南、西面的山脉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谷地自然条件优越,耕地面积占青海省的56%,人口占全省的61%,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隐秘江南”。自古以来汉、藏、蒙、土、回、撒拉等民族在此耕牧,融合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创造了独特的“河湟文化”。
材料三 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西三角经济圈”,简称“西三角”,是指重庆联合成都、西安,建立以成渝经济圈和关中经济圈为核心的经济区。目前其经济总量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40%。
(1)据材料一、二分析湟水谷地创造“河湟文化”的地理原因?(10分)
(2)据材料一、三试分析西三角经济圈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工业部门。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请你为“西三角经济圈”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10分)
答案
(1)(10分)地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光照强;谷底地势较低,热量充足;河谷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比重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明显,适宜农业多种经营;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周围高山阻挡寒冷气流,冬季温和,海拔相对较高,夏季凉爽,适宜人居;物产丰富人口相对稠密;地处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与黄土高原三大地域单元的结合部,有利于多元文化融合;开发历史较早。(任答五点即可得10分)
(2)(10分)沿铁路线和河流分布。(陇海—兰新、成渝铁路沿线;黄河、长江沿岸分布)(2分)主要工业部门有航空航天、电子设备、机械制造、钢铁工业、冶金工业等。(任答三种部门即可得2分)
构建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综合交通运输网;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培育优势产业;加强区域分工协作;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防治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任答四点得6分)
解析

举一反三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徽省冬小麦生长期干旱发生风险分布图
材料二 甲地农村生活能源构成比重图
材料三 亳州市煤炭资源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安徽省小麦生长期干旱发生风险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9分)
(2)甲为安徽省“十二五”期间建设的三大生态屏障工程,试说明该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与能源结构调整措施?(9分)
(3)亳州地处安徽西北部,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57亿吨,占全省煤炭资源储量的20%,仪次于淮南、淮北两市,位列全省第三。请你为毫州市煤炭综合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积极开发低碳清洁的新能源,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图示意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风能资源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丰歉与海拔呈正相关
B.风能丰歉与纬度呈正相关
C.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D.风能欠缺区分布主要与地形因素有关
小题2:当前我国开发风力发电有利条件是(   )
①风能资源丰富②市场需求量大③优化能源结构④优惠政策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成为民俗民风的大观园。境内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川河谷相间,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如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湖面广阔的滇池等,近年还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世博会,建起了世博园。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接待游客数量、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已雄居中西部省区之首,并逼近沿海发达地区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
(1)该省有两处世界遗产分别是               。滇池属于自然中的      景观,其观赏宜         
(2) 生活在C处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         
(3)图中D处可以看到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地貌,而图中E处为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碰撞地区,内力作用强烈,旅游者在这里可以观赏到火山地热景观。
(4)昆明市建“世博园”的区位条件有哪些?(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单位:﹪),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量减小,季节变化减小
B.森林面积减小,土地荒漠化严重
C.耕地面积扩大,土壤质量提高
D.湿地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
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退耕还草,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果园艺业
D.扩大耕地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一般认为气温在1℃以下时就可以产生霜冻,图是“我国1996年三个冬季日的霜区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有三大柑橘优势产区,分别是四川省南部和重庆市、赣南湘南和桂北、浙南闽西等地。
材料三:2007年12月,“圈点新天府”活动启动。成都平原在十个侯选地中荣膺榜首,而以太湖平原为首的六个老天府黯然落选。
材料四:中国气象学家们发现:无论是气温年较差,还是气温日较差,四川盆地都是“海洋性气候”,这是成都平原稳居天府之首的重要原因之一。
(1)图示三日中,成都有霜冻的日期是____________。云南1月13日比2月6日的霜区面积___________(大或小)。
(2)据图分析,四川省南部和重庆市柑橘生长的气候优势及形成原因。(2分)
(3)图中A湖泊为____________湖(填名称),此时段,湖水与长江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