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渔……”,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渔……”,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渔……”,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是[     ]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2、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地关系是[     ]
A、基本协调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
答案
1、A
2、A
举一反三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Ⅰ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
C、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2、阶段Ⅲ,该国第二产业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能源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趋势。下图是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示意图,下表是上海与浙江制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读图表回答1~2题。

1、由图可以看出[     ]
A、甲地区在T1时开始输出该产品
B、在T0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C、甲地区在T1和乙地区在T3时,该产业的输出额是相同的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由乙地向其他地区转移2、1990~2003年期间[     ]
A、浙江的皮革制品占到全国的近1/4
B、文体用品制造有从上海向浙江转移的可能
C、浙江烟草部门的产品一直向外输出
D、上海的各种制造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题型:山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由图中信息可知,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Ⅱ该地区企业发展的特点是

[     ]
A、规模效益增强
B、环境污染减轻
C、原料渠道拓宽
D、专业分工程度更低
题型:海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阶段I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①专业分工程度低②总体生产能力强③各企业团结协作④各企业联系少 [     ]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2、阶段Ⅱ与阶段Ⅰ相比,在阶段Ⅱ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①环境污染减轻②原料渠道拓宽③规模效益增强④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广东商人,早期是从下图中乙地贩运蔬菜去甲地销售,第二阶段他自己到乙地承包土地种菜,然后再销往甲地。据此回答1~2题。

1、第一、二阶段相比,第二阶段广东商人收益增多,主要原因是[     ]
A、技术优势
B、运输优势
C、成本优势
D、劳动力优势2、如果该商人主要经营反季节蔬菜,则甲乙可能是 [     ]
A、上海、黑龙江
B、上海、浙江
C、广东、云南
D、北京、云南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