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

题型: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灾面积达1.57亿亩。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漫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说明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
(2)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举一反三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在迎奥运过程中,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感受奥运、参与奥运、做奥运文明使者”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   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了各具特点的部分奥运会会徽和具有“篆书之美”的第29届奥运会体育图标,“金玉良缘”的奥运奖牌,“祥云瑞霭”的奥运火炬,深深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所感染,为设计者的智慧所折服。




    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           第28届雅典奥运会会徽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

             


北京奥运会部分体育图标(1)结合《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从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二   有同学说,在家门口举办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我们观看更方便了;有同学说,举办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此,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你认为举办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请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三   同学们了解到,北京有为数众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奥运志愿者行列。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在江苏选拔产生了377名火炬手及137名护跑手,其中也包括中学生。并非每个人都有当志愿者和火炬手的机会,但是人人都可以为奥运会增光添彩。“心动不如行动”,班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为主题的演讲赛。
(3)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就上述主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拟出演讲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文化也发生了激烈变迁。现代化的“阵痛”在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社会发生了道德文化危机。道德的遗失与困惑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一方面,人们所承袭下来的一直被社会成员所认同的道德标准渐渐远离现实生活,并与社会普遍推崇的行为榜样越来越相背离;另一方面,一些原来被社会所否定和极力排斥的道德价值,却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
材料二: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组织“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顺利完成。
材料三: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2009年11月6日,他因积劳成疾,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沈浩同志走了,除了给我们留下悲痛外,这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却更多的给我们留下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党员、做好干部的启示。
(1)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辩证法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结合材料三,说说沈浩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题型: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经国务院批准,1月28日起,上海、重庆两地正式对个人住房试点征收房产税。两地的征税对象、税率等有所区别,但其通过财产税调节楼市需求的目的却是一致的。这表明[     ]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处理问题的基础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是亦步亦趋的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     ]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题型:安徽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