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人均耕地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耕地面积在减少
D.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小题2:根据“环境负担公式”,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结合图和环境负担公式可知: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人口和耕地的相对关系即人均耕地在减少,而不是某一要素耕地或者总人口数的变化。
小题2:开发湿地、滩涂,破坏了生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跟减轻负担没有必然联系;提高粮食进口量,不能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通过技术的提高实现环境负担的减轻,推广良种,是符合这个要求的,答案选C。
举一反三
读某地区运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小题2:图中民居分布的特点是(  )
A.分散为主
B.集中为主
C.近运渠
D.近人行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图示区域内地形区的分布特点。(6分)
(2)说出图中河流哈尔滨以下河段的流向;根据下图,说明松花江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6分)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
(3)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8分)
2012年10月,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民政府与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合作开发绥化枝江酒业有限公司。湖北枝江酒业有近200年历史,连续10年跻身全国白酒10强,枝江酒业投资绥化,打造福绥系列白酒,是一次双赢互惠的合作。
(4)试分析绥化市与枝江酒业合作的各自优势条件。(8分)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嫩平原上沼泽湿地的面积达33.12万平方千米,且分布范围较大。
(5)简述松嫩平原上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描述从1980年到2000年水稻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指出黑龙江玉米生产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4分)
表3  2006年黑龙江省、江苏省和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黑龙江省
江苏省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hm2
0.31
0.07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5377
6366
5322
(3)结合表3,比较黑龙江省、江苏省的谷物单产特点,说明其自然原因。(3分)
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黑龙江省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黑龙江省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主要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4)说出提高黑龙江省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10分)
(2)该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简述该地区农业生产部门的地区差异。(6分)
(3)为了稳定水稻生产,当地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4分)
赣州素有“橙乡”的美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脐橙的销量有了大幅的增长。2012年11月,由农业部、江西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开幕,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客商。
(4)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赣州脐橙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沿110°E经线不同纬度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四个地域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积温随纬度变化最大的一组是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图中⑤处所属地区与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青稞、豌豆B.北方地区——小麦、甜菜
C.西北地区——谷子、棉花D.南方地区——水稻、油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