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黄淮海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差值曲线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条曲线中,反映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是_________。(2

谈黄淮海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差值曲线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条曲线中,反映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是_________。(2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谈黄淮海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差值曲线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反映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是_________。
(2)A曲线在5月份达最大值,原因是____________。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
(3)B曲线在8月份达到最小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黄淮海平原有不少低洼易涝地,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5 月份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形成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3)此时为雨季,表层土壤盐分被雨水淋失
(4)采用“鱼塘一台田”模式
举一反三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
材料一:图1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图2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并简述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大米因品质优良而畅销全国,简述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2、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两省简图及其农业结构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简析甲乙两省农业结构形成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调查表明两省的耕地总量都有下降的趋势,请说明导致乙省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三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土地资源情况表

材料二:
我国简图

(1)在材料二我国简图中分别填入ABC三地区。
(2)根据上题的判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简析AC两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和不足条件分别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管理就是对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施加影响,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年总日照时数为2990小时,无霜期平均210天,年均温11.4℃,年均降水量为58.6毫米。近年来和硕县开始实施“减白增红”策略,即减少棉花播种面积,增加西红柿、辣椒等红色农业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材料二:
2009年5月30日中新网新疆报道:新疆和硕县农民马玉民种了十多年棉花,他也许没有想到,原来怎么种植,棉花亩产量也只能达到150公斤左右,可是2008年,他的棉花亩产竟翻了一番,其法宝就是实施了滴灌……
(1)结合材料分析新疆和硕县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及主要的制约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几年新疆和硕的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日益扩大,试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和硕县农民的增产增收,你能给他们一些合理化建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