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

题型:山西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保障耕地面积是铺设粮食安全之路的第一块巨大基石。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城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下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1—3题。

1、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
A.安徽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贵州省2、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与土壤
B.政策和劳动力
C.市场和交通
D.工业化与城市化3、“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     ]
A.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
B.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
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
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答案
1、A
2、D
3、A
举一反三
下图所示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
A.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2、图中所示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沙尘暴天气增加、②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大、③黄淮地区出现洪涝、④土地退化[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1和图2,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

A.水土资源丰富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水土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题型:广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海南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


(1)填表比较苏州河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广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徐州
地理位置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 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以北
地形区
气候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
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千克/(公顷·年)]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
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斯/365
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
S:土壤有效系数
根据下表数据,依据公式,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______(用沈阳数据)。(填正确选项前的代号)
A.1101.6千克B.11016千克C.31016千克D.110160千克
(2)粮食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在青藏地区主要是(用拉萨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西走廊主要是(用酒泉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汉平原(用武汉数据)粮食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