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初期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侨乡 ③人才和农民劳工 ④科技 ⑤气候A.①⑤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初期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侨乡 ③人才和农民劳工 ④科技 ⑤气候A.①⑤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初期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侨乡 ③人才和农民劳工 ④科技 ⑤气候
A.①⑤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由于当地初期主要采取来料加工、前厂后店的模式,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发展初期主要借助于当地丰富的侨乡资源,华侨、华人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为珠三角的起步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当地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加上当地和外来农民劳工和人才的辛勤劳动付出为珠三角的工业发展提供助推力。当地气候则是基本不变的与工业发展关联不大;科技因素应在当地进行产业转移、升级换代后发挥重要作用。
举一反三
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全国(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国际上衡量工业化水平经常采用人均生产总值、非农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和城市化率四项指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①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②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到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作用开始减弱 
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松弛到紧密的发展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我国的城市化特点是
A.1995年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变慢
B.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C.至200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
D.我国的城市化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中部的城市化率依次递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指以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外加湘鄂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环鄱阳湖的若干城市形成的城市集群。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卡通画中,能较好反映湘鄂赣三省共同地理特色的是

小题2:城市首位度是某区域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城市首位度太大表明该区域城市结构失衡、过度集中。下列相对结构正常、集中适当的城市区域是
A.武汉城市群B.长株潭城市群
C.环鄱阳湖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集群
小题3:构建、完善并加快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体现在
A.有利于加快中部的整体崛起,缩小与东、西部经济水平的差距,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B.有利于开拓、培育内需市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C.有利于积极打造长江“黄金水道”,从而加强与珠三角、中原经济区等的区域合作
D.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及实施“长江中游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增产工程”,以保障生态和能源安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要求。(11分)
材料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5分,至少五点)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________千米。(3分)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B.资本过剩、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D.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小题2: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A.科技发达B.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低廉,资源丰富
C.交通便利D.第三产业发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B.中部地区
C.南部地区D.北部和中部地区
小题2: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