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公布。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

2010年6月22日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公布。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年6月22日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公布。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一核九带”空间格局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时期产业重心变化。

(1)请用线条将下列发展带与其发展重点进行相应匹配。

(2)试根据材料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变化的两个阶段性的特征并原因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是    
答案

(1)请用线条将下列发展带与其发展重点进行相应匹配。

(2)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长三角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原因是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较低,政策支持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l世纪,长三角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原因是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政策支持等
(3)有利影响:改善大气和水体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  不利影响:增加就业压力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是一个匹对题,要将左侧的发展带与右侧的发展重点进行相应匹配,解决此类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分析。沿海发展带通常要形成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新兴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带,注意沿海发展与海洋有关的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沿太湖发展带,由于湖泊风光秀美,宜发展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带。沿东陇海线发展带由于劳动力丰富廉价,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建设资源加工产业基地。沪宁和沪杭甬沿线发展带由于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劳动力素质高,宜建成高技术产业带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带。
(2)此题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容,可借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时期产业重心变化可知,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长三角以传统手工业、轻纺工业为主,即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由于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较低,加上政策支持等原因;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l世纪,长三角以家用电器、信息产业、汽车制造、化学工业、
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设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即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政策支持等原因。
(3)此题考查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影响,要注意答题的全面性,既有利也有弊。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有利方面包括改善大气和水体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不利方面有增加就业压力。
举一反三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
A.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小
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
C.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
D.缺少增长快、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
小题2: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A.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B.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C.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D.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江苏地域范围虽小,但内部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下左图为江苏地形图,下右图为江苏省部分城与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l)大体上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简述江苏在气候、水文方面的南北差异。______(4分)
(2)与苏北地区相比,苏南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试分析其原因。______(3分)
(3)为了促进江苏经济的均衡发展,目前苏南产业正在向苏北地区转移简述苏北地区承接这种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带来的影响。________(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 《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发展格局,其中,四轴是 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渝 (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是旱涝、盐碱、台风
B.“ 一核”是指郑州及其周围相邻市区为主 体的核心区域
C.四个发展轴经过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两带分别是沿长江和黄河沿岸经济发展地带
小题2:为了抓住机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原经济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全力发展大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把该地区建成世界级的城市群
B.利用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化学工业及海产品加工业
C.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吸引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D.充分利用区域煤、铁、石油资源,大力发展煤炭、钢铁及石化工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关于河南省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近年来,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河南省加大投资力度,主动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行业
区位商
比较劳动生产率
产业梯度系数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01
0.184
0.148
非金属矿采选业
0.059
1.267
0.07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104
0.673
0.07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058
1.243
0.072
煤炭采选业
0.809
0.932
0.754
食品加工业
1.350
0.854
1.154
饮料制造业
0.263
0.586
0.154
烟草加工业
0.070
0.482
0.034
纺织业
1.407
0.926
1.303
 
注:产业梯度系数用来表示一个地区的产业所处的水平层次,创新因子和产业集中因子是影响产业梯度系数的两个因素。前者用比较劳动生产率表示,后者用区位商表示,区位商代表产业的专业化生产程度。

(1)根据材料分析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2)承接产业转移需要与自身的产业优势相结合,根据材料分析河南省具有优势的产业部门,并说明理由。(4分)
(3)阐述承接产业可能对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的国家级港航物流核心圈。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
材料一:舟山群岛位置图

材料二:舟山市海洋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项目
舟山市数量
占全省比例(%)
占全国比例(%)
岛屿
1390(个)
45
25.7
海域面积
2.08万平方公里
19.9
3.7
海岸线总长
2444千米
35
7.6
深水岸线
279.4千米
55.2
18.4
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1163种;森林覆盖率50%以上
(1)舟山群岛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受全球变暖影响,其海岸线总长度有________趋势(4分)
(2)水产品加工业是舟山市的传统特色产业,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若将5吨的鲜活鱼虾运往杭州某农贸市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4分)
(3)舟山群岛常规能源不足,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简述舟山群岛新区打造国家级港航物流基地的有利条件。(8分)
(5)浙江省沿海无人岛众多,该省拟向社会招聘“岛主”来适度开发无人岛。假如你是“岛主”,从可持续发展考虑,你将发展哪些海岛产业并注意防范哪些问题?(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