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目前正处于产业调整及再次提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表和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浙江纺织业虽然一直居于工业领头地位,但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目前正处于产业调整及再次提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表和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浙江纺织业虽然一直居于工业领头地位,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目前正处于产业调整及再次提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表和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浙江纺织业虽然一直居于工业领头地位,但其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由1985年的25.9%下降到228年的17.2%。面对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加快,纺织等传统产业比重下降是任何一个地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的。不过,即使在发达国家,传统产业也并未被完全抛弃或替代。


(1)综合比照江浙沪制造业类型,说明三省(市)制造业结构主要特征,并分析原因。(12分)
(2)分析上海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有利区位条件。(6分)
(3)针对目前浙江纺织业面临的困境,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对策。(8分)
答案

(1)产业同构(趋同现象)(2分),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2分),缺少新兴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低(2分)。
类似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类似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基础;类似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市场需求类似;改革开放后,共同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回答3点即滿分,每点2分)
(2)科技水平高;信息富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捷。(回答3点即满分,每点2分)
(3)纺织业适度向中西部和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延伸纺织业的产业链;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注重自主研发设计,创造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政府适当实行产业保护政策等等(回答4点即满分,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江浙沪主导制造业比较图,可以看出:产业基本相同;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缺少新兴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其原因是类似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类似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基础;类似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市场需求类似;改革开放后,共同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
(2)上海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有利区位条件科技水平高;信息富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捷。
(3)针对目前浙江纺织业面临的困境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适度向中西部和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延伸纺织业的产业链;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注重自主研发设计,创造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政府适当实行产业保护政策等。
点评:本试题重在图表的阅读和对原因的分析。
举一反三
(15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表

材料二:浙江省产业集群状况十分典型。全省从专业化类型看,主要有绍兴的轻纺产业群、海宁的皮革产业群、嵊州的领带产业群、永康的五金产业群、永嘉的纽扣产业群、乐清的低压电器产业群、桐庐的制笔产业群、诸暨的袜业群等。这些产业群已经成为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生产和创新基地。(如下图)。

材料三:这几天,张浩的心情有些纠结。“真有些想不到,居然吃了个闭门羹。”让这位绍兴市就业管理局副局长感慨的是,前些天,该局和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联系,想在春节后带一些企业去招工。不料却遭到对方婉拒。 “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张浩说。在他的印象里,以往都是对方政府来拉关系,希望能将他们当地的农民送到绍兴来打工。可如今,想主动去招对方不欢迎了。
(1)30年来,我省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3分)  
(2)简述浙江省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产业集聚的主要优势。(6分)
(3)简要分析材料三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可以采取的对策。(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读图(成渝经济区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部分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A铁路经过板块交界处,地质灾害危害大
B.B铁路连接我国中、西部经济地带,有利于加强中西部经济联系
C.C铁路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D.D铁路线多建隧道和桥梁,其原因是为了节约耕地
小题2:下列关于城市①和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①水陆交通便利,商品生产能力强,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B.从城市交通建设投资比较,城市①的成本大于城市②
C.地价和交通是影响两市公租房选址的重要因素
D.汽车尾气是两市大气环境中酸性气体的最主要来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加快。
材料一:下图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投入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ej)。

材料三:下表是2000年和2008年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产出能值比较表(单位:太阳能值/1019sej)。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淮河是我国重要的   ①   与   ②   自然地理分界线。小麦和水稻作物的分界线是   ③   。(6分)
(2)从耕地投入能值(材料二)来看,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①   ;2008年,影响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区位凶素是   ②   。(4分)
(3)现代农业又称为“石油”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于   ①   
       ②   能值逐渐降低,而   ③   能值在农业生产投入占绝对比重。在农业生产投入中,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主要是由   ④   能源转化而来。(8分)
(4)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4分)
(5)与2000年相比,2008年投入产出能效相对较     (低或高),请分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江苏沿海地区耕地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国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 城市化速度快
C 属发达国家             
D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小题2: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   B 资源密集型产业  
C 能源密集型产业   D 现代服务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安徽相对长三角地区工业区位优势体现在
A.交通B.劳动力素质C.科技水平D.原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