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P地与Q地相比,P地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P地与Q地相比,P地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小题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沙丘形状,可以判断当地多西北风,属于我国冬季的季风风向。P地位于山脉东侧,有山脉阻挡西北季风的影响,大风日数少,Q地位于山脉西侧,没有山脉的,大风日数多,①对。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P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Q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②对。P位于季风区一侧,水汽较多,年降雪日数也较多。Q位于干旱区,水汽少,降雪天数少,③错。Q地干旱,风大,沙尘暴日数多,P地风力较小,沙尘暴较少,④错。所以A对。B、C、D错。
小题2: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大地表摩擦力,削弱风力,③对。也可以减弱地表水流,增加下渗,①对。草编网格腐烂,还增加土壤肥力。但是不能改变气候,②错。也不能改变植被,④错。所以D对。A、B、C错。
举一反三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小题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3分)
(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2分)
(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5分)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近些年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与中亚干旱地区距离近。
B.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全球变暖导致植被退化严重
D.温带地区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小题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①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育草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④⑤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石漠化是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山区农村薪柴比例占生活能源比重较大。图甲为贵州石漠化面积百分比,表为山区坡度与土层厚度及侵蚀状况关系,图乙为贵州某小区域农业生产布局新颖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表: 山区坡度与土层厚度及侵蚀状况关系表
坡度
100——15°
15°——25°
25°——35°
     >35°
有机质厚度(cm)
20
16
13
6
土层厚度(cm)
100
82
74
<30
土壤侵蚀量(t/k㎡a-1
285
3150
11700
>32000
(1)依据图甲和表中信息,归纳石漠化与地形高度、坡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原因。(6分)
(2)图乙中显示该地区发展沼气是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的重要措施。说明该地农村发展沼气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3分)
(3)分析图乙中大力建设水利设施的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