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 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 有人在裸露的红粘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7分)
(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3分)
答案

(1)水土流失。(1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2分)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2分)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2分)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1分)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2分)
或答18°到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1分)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2分)
或答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1分)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题目中可以得知,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容量形成水土流失。
(2)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18°到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需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虽然减弱,但坡度过大容易形成崩塌和滑坡,需要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
举一反三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小题。
      
图1                                 图2
小题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
小题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侵蚀和年降水量的关系是什么?(4分)
(2)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说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土壤侵蚀。(2分)
(3)简析山东半岛地区应如何防治土壤侵蚀。(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下左图为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下右图所示某地面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右图中甲区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小题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曾经,这里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监测城市中连续三年排名倒数第一;曾经,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煤烟;曾经,这里的河不敢见人,人不敢见河……这里就是山西省临汾市,它曾经因污染严重而被美国媒体列为“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面对严峻的形势,临汾开始大规模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取缔落后的生产工艺;同时实施荒山绿化、环城绿化、通道绿化、城区绿化、村镇绿化、厂矿绿化等造林工程。如今,在这个黄土高原上的“花果城”,市民摘掉了口罩,城市摘掉了“黑帽子”,“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美景回到人们的眼前。
材料二 下图为临汾市城市名片及地理位置图。

(1)分析临汾市曾经“河不敢见人、人不敢见河”的原因。
(2)简述临汾市煤炭开采过程中,环境污染可能诱发的其他环境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浙江省地属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区,浙江省独特的“水”、“土”和“植物”的时空组合,决定了浙江省水土流失的特征。下图为浙江某地不同土地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的对数曲线。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描述浙江省水土流失特点。(4分)
(2)分析浙江省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