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

(18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 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
材料三 左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

(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4分)
(3)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 (6分)
答案

(1)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总体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起伏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峡谷多,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且垂直地带明显。(8分)
(2)石灰岩广布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4分)
(3)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黄河、长江提供水源;调蓄洪水。(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根据经纬度等高线及注记可判断该地区为青藏高原东缘,由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区域,地形起伏大,西北为高原,东南为山地,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西北向东南倾斜,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原、山地高寒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降水丰富,地形起伏大,多峡谷——水流急-水能丰富,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垂直分异明显。
(2)题干说明该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布,说明流水溶蚀作用明显,则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
(3)考查湿地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河川径流及气候等。
举一反三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B.导致湖泊土地沙漠化
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小题2: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        
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②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 
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 
④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⑤建设污水处理厂
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面洞庭湖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水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较50年代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的直接人为原因是
A.南水北调B.城市面积扩大C.围湖造田D.毁林开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保护日。下图为“北京市湿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北京市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建设B.垃圾填埋
C.全球变暖D.泥沙淤积
小题2:增加北京市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
A.上游山区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B.水库清除淤泥,扩大库区容量
C.加强管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D.合理规划,挖建景观河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