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2002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

背景材料:2002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背景材料:2002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回答1—4题

小题1:“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图1的A地形区经过,自然地理原因是
A.路程最短B.气候适宜C.地形平坦D.物产丰富
小题2:西气东输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B.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C.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小题3:“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D.木材短缺的问题
小题4: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A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条件。“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A地形区经过,主要是因为A处为河西走廊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西气东输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西气东输的意义。对于调出地,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对于调入地,缓解能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4:本题考查西气东输的意义。对于调出地,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对于调入地,缓解能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举一反三
下列工程与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关系最密切的是
A.西气东输B.南水北调
C.青藏铁路D.西电东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建设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②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③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据此回答22~23题。
小题1: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下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

小题2:与鲁尔区兴起时间不同,但布局方式相同的是(      )
A.英国苏格兰中部工业区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C.意大利塔兰托钢铁工业基地D.中国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鲁尔工业区发展示意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的含义分别是A      B      C       D       
(2)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原料         C.能       D.劳动力
(3)现代鲁尔区传统工业            减少,        扩大,积极发展       
         
(4)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工业区衰落最明显的部门是(     )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工业    ④煤炭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2010年3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  根据《规划》,柴达木盆地要重点构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循环型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等六大产业链,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的唯一现实选择。
  
材料二:万丈盐桥是格尔木至敦煌的一段从达布逊湖上穿过的公路,由厚达15-18米的盐盖构成的天然盐桥。 玉带似的盐桥路,旁无护栏,下无桥墩,更无流水。盐桥的养护方法十分奇特。平时,一旦路面出现坑凹,养路工人从附近的盐盖上砸一些盐粒,然后到路边挖好的盐水坑里滔一勺浓浓的卤水,往上一浇,盐粒很快融化,并凝结在路面上,坑凹处便完好如初。“桥”上的路面光滑平坦。
材料三:柴达木盆地矿产示意图

(1)简述“发展循环经济是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的唯一现实选择”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特征。例举该地区具有区域优势的可再生能源。
(3)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简析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