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环境保护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颗粒物的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

(10分)环境保护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颗粒物的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环境保护
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颗粒物的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灰霾的出现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1)说明灰霾天气出现的气象条件。(4分)
(2)从污染物的排放角度说明应如何减少灰霾天气的出现。(6分)
答案

(1)静风(风小)(2分);对流运动弱(空气垂直运动弱或逆温)(2分)。
(2)提高能源的利用率(2分);积极开发清洁能源(2分);树立节能意识(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灰霾天气出现时,一般都伴随着静风、强日照和低相对湿度。城市扩散条件不好,冷空气不强,风速不大,这个时候城市中的各种污染物无法得到及时扩散,并在近地面积聚,若又加上天旱少雨,日照强烈,湿度较小,污染物之间就容易发生各种光化学反应,形成灰霾。
(2)灰霾颗粒物的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果工业生产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空气中颗粒物。再宣传环保,树立节能意识。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3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百米。3月4日,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的面背了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

(1)读上图,说出我国雾霾分布区域并简析这些区域的共同点。 (6分 )                  
(2)分析霾产生的人为原因(4分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的环境问题。(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l0分)环境保护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罗布泊人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族群,他们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建国后,发起多次开垦浪潮,大批内地人组成建设兵团迁移西部,开展土地平整运动,致使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在20世纪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荒漠化严重,罗布泊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   
简述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及该湖干洞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霾(mái),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自1954年—2006年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6分)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偏高的现象。
(2)简要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