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23~26题。小题1:关于图中a、b、c、d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a处通常用作耕地B.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23~26题。小题1:关于图中a、b、c、d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a处通常用作耕地B.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23~26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c、d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a处通常用作耕地
B.b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c处应大力植树造林
D.d处宜打坝建库
小题2: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小题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
A.耕地质量下降,气候类型改变
B.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
C.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D.使当地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C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利用。黄土高原源面a可以开垦为耕地;沟谷应该植树造林和打坝建库。b处为缓坡,缓坡适合修建水平梯田,但黄土高原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不足,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自然要素
特性及表现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特性
表现
地理位置
过渡性
①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②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③从森林向草原过渡
④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土壤质地
特殊性
黄土由细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孔隙很多
黄土层极易受流水侵蚀
气候及降水
不均匀性
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
②多暴雨
易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
频繁多发性
地处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加剧水土流失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4: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举一反三
我国建设长江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美化环境、调节气候D.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与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
 
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蓄水容积
湖泊面积
50年代
36.38万平方千米
(1957年)
22%(1957年)
洞庭湖293亿立方米
洞庭湖4 300平方千米
90年代
79.94万平方千米
(1986年)
10%
洞庭湖174亿立方米
洞庭湖2 600平方千米
 
(1)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开发水能资源,上游地区已建成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工程。在图中用“∥”符号标出。
(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多亿元,1998年长江洪水最大流量比1954年多1万多立方米每秒,水位创历史最高,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中游最大的威胁是洪水灾害,防治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游和下游段综合整治的重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达坂城名扬天下,这个不毛之地有着比别处都多得多的东西——西北风。新疆的四大风口中,年平均风速最高的就是达坂城风口,达6.2米/秒,年平均大风日(风速达到17.2米/秒一次)最多的还是达坂城风口,达148天,在那里看到半人高的石头象车轮一样滚不足为奇。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20世纪50年代后期,湖水矿化度仍在1克/升以下;由于连年注入湖区的水量不断减少,80年代后期矿化度已上升到2.5克/升,博斯腾湖逐渐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矿化度是衡量水质的指标,也是衡量淡水湖和咸水湖的指标)。
材料二:下图为“天山东段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建设达坂城风力发电站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一、二,简述博斯腾湖矿化度升高的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4为“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回答18~20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生态功能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位于低山丘陵区B.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C.都位于省区交界处D.三级地势阶梯上均有分布
小题2:图中序号代表的生态功能区所属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①地位于青、藏之间
B.②地跨陕、甘、宁、晋地区
C.③地主体位于川、渝地区
D.④地跨粤、桂、黔之间
小题3:国家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是        (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D.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示毒图”,完成3—4题。

小题1:图示地区存在咸潮现象,其发生季节和主要原因是(   )
A.春季寒潮导致海水倒灌进入河流
B.秋季台风引起风暴潮使海水倒灌进入河流
C.夏季人海径流量大,河口河水位高于海水位
D.冬季人海径流量小,河口海水位高于河水位
小题2:该河口附近海域3—5月容易发生的生态问题是(   )
A.台风B.寒潮C.赤潮D.咸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