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海里=1.852千米(1)写出A地的海岸类型及判断理由;并分析B地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8)(2)分析C海域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海里=1.852千米(1)写出A地的海岸类型及判断理由;并分析B地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8)(2)分析C海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里=1.852千米

(1)写出A地的海岸类型及判断理由;并分析B地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8)
(2)分析C海域发展滩涂养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7)
答案

(1)A处是基岩海岸(2分),A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A地位于当地山脊向外延伸处,与B、C两地海岸相比,其等高线、等深线较密集,据此判断A海岸为基岩海岸。(2分)
B地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因素:气候温暖、水温适宜;海湾风浪小;(2分)砂质海滩平坦开阔,是天然的优质海滨浴场。(2分)
(2)C海域滩涂养殖的有利因素:为淤泥质海岸,土质肥沃;水深较浅,海底坡度变化不大; 海湾地形,风浪较小。(4分)
不利因素:台风、风暴潮,热污染;(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A地位于当地山脊向外延伸处,与B、C两地海岸相比,其等高线、等深线较密集,以海水的侵蚀作用为主,由此可判断A海岸为基岩海岸。
B地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因素: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水温适宜;海湾内部风浪小;砂质海滩平坦开阔,是天然的优质海滨浴场。
(2)C海域滩涂养殖的有利因素:淤泥质海岸,土质肥沃;水深较浅,海底坡度和缓; 海湾地形,风浪较小。 不利因素:东南沿海多台风、风暴潮,沿海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热污染。
举一反三
【海洋地理】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l)图示地区的海岸类型主要是________,其主要特点有________。(3分)
(2)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的盐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2分)
(3)该地区适宜开辟盐场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3分)
(4)目前,该地区在海岸带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3年7月24日是海南省三沙市正式挂牌成立一周年的日子。2012年7月24日,中国正式成立了海南地级三沙市,主要管辖西沙、中沙、南沙三个群岛中的200多个岛礁和沙滩及其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这是中国政府在南海行使主权、发展南海经济、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重大举措。三沙市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对南海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海南省三沙市最主要的职能是
A.海洋开发利用    D.海洋环境保护
C.海洋防灾减灾    D.维护海洋权益
小题2:从成因方面分类,三沙市管辖的200多个岛礁属于
A.大陆岛B.火山岛
C.珊瑚岛D.冲积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修2一海洋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地区海岸景观类型图,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 200~1 6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788~2157毫米,夏秋季多台风,年平均登陆台风约5.1次。该地区海岸侵蚀较为严重。

(1)指出该地区海岸的主要类型及其主要开发利用方式。(9分)
(2)简述该地区海岸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修2——海洋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4月11日中国大洋第三十航次第四航段科学考察启动,“大洋一号”船再探西南印度洋,将开展深海地质、环境基线和生物基因资源调查,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显示,作业区将面临风大浪高等复杂海况考验。(下面上图为本次海洋环境考察区域图,下图为考察区域1至2点的海床剖面图)


(1)简析考察海域“风大浪高”原因,并指出深海考察要克服的主要困难。(9分)
(2)简述甲地地形的成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海洋地理】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46(当地时间20:46),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0级地震。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出警告。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本次地震发生的原因。(2分)
(2)据图判断海啸抵达夏威夷的时间大约是北京时间   ,夏威夷在接到海啸预警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4分)
(3)震中附近海岸类型主要是   ,这类海岸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是      等。(3分)
(4)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世界最大海啸使日本东部沿海地区受到损害,但对我国影响很小。简析我国大陆沿海受其影响小的主要原因。(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