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 [     ]

在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 [     ]

题型:江苏会考题难度:来源:
在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 [     ]
答案
×
举一反三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浪潮历时几百年,第三次浪潮可能只要几十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大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1750年,欧洲总人口大约有1.4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19.2%,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65.8%。
              到1850年,欧洲人口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2.66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22.7%,亚洲人口占
              世界人口比例63.9%。到1900年,欧洲人口达到4.01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24.9%,亚洲人口占
              世界人口比例58.3%。
(1)根据材料一归纳四大文明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会出现在上述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柱状图表示材料二所反映的人口变化。

(4)结合图表指出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趋势,并说明造成欧洲人口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00多年前,远距离通讯主要通过信件和口信的方式;现在,一封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就能发往世
         界各地;一本电子书可以存上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的资料。是什么技术引发了信息革命?你如何
         评价这场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据以下史料,回答1—3题。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易经·系辞下》记载:“中日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1、史料中的“聚”“都”“市”均属于[     ]
A、乡村
B、城市
C、集市
D、聚落 2、人类之所以能在经历了百万年的游牧生活之后定居下来形 成“聚”“邑”“都”“市”,最基本的
    原因是 [     ]
A、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为了繁衍后代
C、为了逃避自然灾害
D、为了防御外族的侵略 3、对聚落的外部形态有深刻影响的是[     ]
A、当地地形、气候等地理环境要素
B、居住在其中的人群种族
C、当地的风土民情
D、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欣赏水平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福建客家人利用当地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了高达五六层的圆形、方形,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客家土楼。楼内数百人聚族而居,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均等,同样大小的居住单元,不论朝向,不论方位,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让世人颇感稀奇的房屋是在何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房屋建筑的式样主要起到什么功能?居住
    的特点又说明了客家人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都说明________________因素也可以影响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
(3)土楼采用的建筑材料是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建筑的方式又与________因素有关。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图分别是两个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聚落l的发育程度高于聚落2,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乙两图中聚落的形态,按一般规律可以判断甲地区地形是_____,乙地区地形是_____。
(3)若乙图中有一河流未画出,请在图中最有可能的位置上画出。
(4)若甲、乙两地区的聚落均是我国早期比较原始状态下形成的,那么甲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的______
    方,乙最有可能出现在______方。
(5)综合以上问题,可以知道聚落的形成、形态与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2题。

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
A、团聚型
B、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