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是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它们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是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它们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是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它们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

(1)判断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是A作用还是B作用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2)简要分析A作用减弱时,鄱阳湖平原发生的气象灾害。(4分)
答案

(1)B作用(2分) 理由:4-6月锋面雨带在长江以南,鄱阳湖的入湖流量迅增,期间鄱阳湖流向长江的水量最大,增强鄱阳湖作用。(2分)7-9月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以北,长江中上游汇流量增大,增强长江作用。(2分)
(2)A作用是长江对鄱阳湖作用,它减弱时,长江对鄱阳湖的补给减少。鄱阳湖水位下降可能发生旱灾(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题,根据对材料的理解,4—6月锋面雨带在长江以南,鄱阳湖的入湖流量迅增,期间鄱阳湖流向长江的水量最大,增强鄱阳湖作用。7—9月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以北,长江中上游汇流量增大,增强长江作用。所以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是B作用。
第(2)题,A作用减弱表示,长江上游地区汇流量较少,所以有可能出现副高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加剧;上游水电站拦蓄河水,入湖径流量减少;干旱导致鄱阳湖水系流域生活生产用水量很大。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表,理解图表的含义,以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举一反三
有关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西藏、云贵地区受寒潮影响小
B.寒潮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C.寒潮是从太平洋地区吹来的寒冷空气
D.寒潮只会带来大风,不会带来降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不同海拔(a)、相对高度(下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频率分布,I为分布频率、II为发生频率、III为频率比数,读图可知         (   )
A.从a图可知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阶梯界线海拔较高的位置
B.从a图可知南方丘陵地区为我国主要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区
C.从b图可知南方丘陵地区为我国主要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区
D.从b图可知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阶梯界线海拔较低的位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下列各地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的是(  )
A.横断山区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D.珠江三角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震中距成都约100千米。截至24日14时,地震遇难人数196人,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累计造成231余万人受灾。下图为2012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指出2012年世界7级以上地震的分布规律,并分析成因。(4分)
(2)雅安地震与世界7级以上地震相比,震级较小,但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更大。试分析其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O分)【向然灾害与防治】下图示意我同重大滑坡、崩塌成灾频次年代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获取信息,总结地质灾害变化规律。(4分)
(2)分析我国重大滑坡、崩塌成灾频次增多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