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图5)。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图5)。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向江西省移去(图5)。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准确的预报。政府部门根据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离等应急措施。“云娜”是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少的主要原因。(2分)
(2)2004年8月12日下午,A、B两地的风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重要影响。(6分)
答案
(1)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准确预报;政府组织得利,采取了防范、避险措施,效果显著。(2)西南(偏南、偏西) 东北(偏北、偏东)
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有利影响:丰沛降雨量,可大大缓解此时南方地区伏旱造成的旱情。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材料反映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台风的预报和警报工作,并及时做好了人员安置工作是降低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2)材料反映8月12日20时,该台风在浙江登陆,故判断12日下午台风位于B地的东南方向,A地的北部,则根据北半球气旋中心周围的气流运动,画出A、B两地的风向即可。台风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方面主要从带来降雨,缓解了我国南方夏季的高温酷暑天气,也增加了水库蓄水,而不利方面主要从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方面带来的危害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信息,并能利用台风的气压分布特征画出其四周的风向和台风主要的危害等内容分析。对于此类试题,掌握课本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进退异常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
小题2: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是(     )
A.人口稀少地区B.经济落后地区C.东部平原地区D.盆地高原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7月25日热带风暴“凤凰”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后加强为强台风,在福建登陆,沿海有14省市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据此回答题。
小题1:四幅图中,能反映热带风暴“凤凰”气流运动特征的是(     )                                         

    A       B        C        D
小题2:台风灾害的破坏力主要来自(     )
①海啸     ②风暴潮    ③地震     ④狂风     ⑤暴雨     ⑥沙尘暴
A.①②④B.②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⑤
小题3:目前对台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
A.气象卫星B.航天飞机C.探测气球D.气象台人工监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发生在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B.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
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 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然灾害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区域中同一种灾害可能是不同的影响因素导致的。回答题。
小题1: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共有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沙尘暴B.旱灾C.冻害D.洪涝灾害
小题3:上述灾害在两地区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
A.海拔高,距海近B.纬度较低,海拔高
C.地势低,纬度较高D.纬度较高,海拔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表,回答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小题1:表中信息反映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     )
①灾害的强度减小              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
③灾害数量增加                 ④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表中因灾死亡人数不断下降,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降低B.减灾系统和防灾意识增强
C.人口数量减少D.灾害强度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