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示意新疆局部。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是A.径流年际变化小 B.水量向下游增大C.夏季流量小D.以雨水补给为主小题2:图示地区是西气东输

图4示意新疆局部。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是A.径流年际变化小 B.水量向下游增大C.夏季流量小D.以雨水补给为主小题2:图示地区是西气东输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4示意新疆局部。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径流年际变化小
B.水量向下游增大
C.夏季流量小
D.以雨水补给为主
小题2:图示地区是西气东输主要的气源地之一。关于西气东输的正确叙述是
①增加东部就业机会,对产业结构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②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解决了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问题
③调整了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④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促进减排降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
小题1:根据图示的主要地理事物判断,该地区为新疆,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故河流多为内流河,以冰川融水为补给,故A项正确。
小题2:西气东输,利于增加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故①项错误;西气东输的实施,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但不能“彻底解决”,故②错误。
举一反三
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矿产和能源资源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





◎◎◎
◎◎◎
◎◎◎

◎◎
◎◎
◎◎
◎◎
   A. ①②③      B.③②①      C. ①③②      D.②③①
小题2: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产品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自然条件不同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劳动力素质不同D.资源配置不同
小题3:分别位于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是
A.四川、江西、浙江B.内蒙古、甘肃、山东
C.江苏、山西、陕西D.福建、青海、河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2为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B.ⅡC.ⅢD.Ⅳ
小题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伊朗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大国之一,扼守全球重要的石油运输要道,世界上近40%的石油以及数量可观的天然气由此输往全球各地,对全球石油供应具有战略影响。此外还出口棉花、地毯、干鲜果品、皮张、矿石、天然气等。结合下图(图中A箭头所指为霍尔木兹海峡)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中东石油通往世界各地的唯一通道
B.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
C.如果被切断对西方经济影响不大
D.如果被切断石油价格仍会很稳定
小题2: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而石油最终会枯竭,对此,伊朗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大力发展农业B.全力发展地毯织造业
C.大力发展房地产D.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问题。

小题1:对于图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②2006年原煤消费量大于1996年原煤消费量 ③原煤消费量始终高于原煤的生产量   ④2000年以后原煤生产量一直上升
A.①②B.②④C.③④ D.①③
小题2: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煤炭出口量增加
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煤炭利用率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
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
C.钻小气井D.上山砍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