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全面规划,合理布局B.综合利用,化害为利C.依靠群众,大家动手D.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A.全面规划,合理布局B.综合利用,化害为利C.依靠群众,大家动手D.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B.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C.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D.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答案
C
解析
我国环境保护32字方针中,“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环境保护的原则,“依靠群众,大家动手”是环境保护的途径,“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环境保护的目的。
举一反三


①资源环境管理 ②区域环境管理 ③专业环境管理
A.①B.②
C.③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行为符合环境道德的是
A.塑料方便袋,方便全世界B.消灭“四害”之一的麻雀
C.南方水田禁止捕捉青蛙D.先污染,后治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现汽油无铅化是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主要原因是
A.降低汽油成本B.节约铅金属
C.避免铅污染大气D.含铅汽油燃烧效率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保证圆明园“常年有水”,自2004年9月开始进行湖底防渗工程(将湖底挖开,然后铺满大片白色塑料布,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原计划于2005年4月完工。但该工程在争议中停工,国家环保总局要求该工程重新进行环境评估。结合下图,分析完成(1)~(3)题。

(1)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起争议的原因是该工程
A.可以增加地表水体,有利于改善水质
B.减少地表水下渗,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C.阻隔了水体的循环过程,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
D.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
(2)北京所在的地区曾经也是水系比较完善的地区。近现代以来,北京市水系逐渐萎缩,北京投入巨额资金修复北京市水系,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强河湖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
B.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C.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疏通河道,发展城市旅游观光业
(3)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在争议中停工,下列不属于停工原因的是
A.城市河道、湖泊的防渗固化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B.防渗固化后能加剧水污染程度
C.资金不足,技术问题还没解决
D.防渗固化能造成生态灾难和文物破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其生效标志着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据此完成(1)~(2)题。
(1)《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在改善大气环境中所起的最大作用在于(  )
A.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B.有利于减少臭氧层“空洞”对人类的影响
C.有利于防止酸雨的产生
D.有利于防止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影响
(2)有关《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B.对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 “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