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小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B.东南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
小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小题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 B.连绵阴雨天气 | C.强对流降雨天气 | D.沙尘暴天气 |
|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风向的判定。据图中比例尺及该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方向可判断,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部,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向西,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东南风,B项正确。 小题2: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考查读图能力、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读图文材料(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比例尺)可知,该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较快,说明低气压势力较强;在30—48小时时段内,甲地分别位于低压槽的东侧和西侧,说明在该时段甲受势力较强低压槽控制,故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天气。 高频考点四、风向和风力大小 |
举一反三
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小题。
小题1: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 小题2: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 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②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 ③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④防治湿地退化 ⑤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
(28分)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局海拔2261m,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图1)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图2)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4分) (2)西宁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 、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4分) (3)196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12分)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8分) |
(26分)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1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16分) (2)据图1和2图,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中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
读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夏随风里热,梅逐雨中黄”,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五月炎蒸气”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 )A.夏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 B.春季增温快的现象 | C.印度雨季来临前的天气 | D.春季潮湿炎热的天气 | 小题2:这四句所描述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 | B.四川盆地 | C.台湾海峡两岸 | D.长江中下游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