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连线正确的是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B.深秋至早春季节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里——大气的吸收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连线正确的是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B.深秋至早春季节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里——大气的吸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连线正确的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
B.深秋至早春季节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里——大气的吸收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一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答案
A
解析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热力环流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陕西某农户通过引进食用菌和蔬菜栽培技术建起了7个塑料大棚,变冬闲为冬忙。在大棚里生产蘑菇和只有春夏才能生长的蔬菜。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作物生长的哪种条件?(   )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小题2:上述材料说明,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
A.改变耕作方式B.加大科技的投入
C.加大劳动力投入D.增加化肥的使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的水汽压(e)和饱和水汽压(es)之比,即f=e/es×100%,它是空气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读饱和水汽压与温度关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空气M的相对湿度约为     
A.63.5%B.73.5%C.80%D.125%
小题2:若不考虑空气水汽压的变化,M地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季节一般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后指出,与全球变暖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效应。

结合图回答:与“全球变暗”相对应的环节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用箭头在图上A、B、C、D中,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2)C、B两地中,       地气压高,     地气温高。在A、B、C、D四地气流运动方向中,CD地之间和       地之间的气流运动是热力原因直接形成的,A地等压面向   (高空、低空)凸出,则A处的气压比同平面其他地方     (高、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