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北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差值(即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图中两条曲线的正确描述是(   )

读华北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差值(即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图中两条曲线的正确描述是(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华北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差值(即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两条曲线的正确描述是(   )
A.A曲线是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
B.蒸发与降水差值越大,土壤含盐量越高
C.两条曲线呈负相关
D.表层土壤含盐量一般在冬季达到最高值
小题2: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七、八月,即通常所说的“七下八上”,原因是(   )
A.与锋面雨有关B.与地形雨有关
C.与台风雨有关D.与对流雨有关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A曲线在7、8月份为负值,不可能是土壤含盐量,因为土壤的含盐量无论大小,不会是负值,A错。蒸发与降水差值越大,说明土壤中水分损失越多,水分减少越多,土壤含盐量就越高,B对。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到,两条曲线基本呈正相关,C错。B曲线是土壤含盐量曲线,图中数值显示,含盐量一秀在春季达到最高值,D错。
小题2:我国的降水主要是锋面雨,夏季锋面雨带北移到华北地区,形成降水的月份主要是要7、8两月,特别是7月下旬,8月的上旬,所以说“七下八上”。A对。B、C、D错。
举一反三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地气温统计资料。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仅考虑纬度因素的前提下,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依次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小题2:如果②地的纬度比④地低,则②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③气压带是
A.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B.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C.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D.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题2:下面四幅图中和如图中甲处气候特点最接近的

小题3: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小题4: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梅雨B.南京伏旱C.北京寒潮D.哈尔滨洪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A.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题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极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的纬度差异B.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C.海陆海拔高度的差异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小题2:图乙所示年份的下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夏季风均偏强B.冬、夏季风均偏弱
C.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D.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
小题2: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