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2是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此图为 月份气压分布情况。(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3)A气压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图11-2是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此图为 月份气压分布情况。(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3)A气压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11-2是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此图为 月份气压分布情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3)A气压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4)受A、B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
(5)D地7月盛行 风,形成原因是 ,故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等。
答案
(1)1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3)冬季大陆温度低 副极地低压带 (4)西北 东北 (5)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到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偏转成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
①判读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时,应把焦点对准北半球(或南半球)陆地的等压线分布上,此题中由“亚洲大陆受高压控制”可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即1月,其他问题可迎刃而解。②C、D两地虽同处亚洲大陆沿海地区,但因D地纬度较低,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可影响到该地区,所以,C、D两地季风的成因存在差异。
举一反三
读“我国某地1月中旬的气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   趋势,气温变化呈   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   锋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12日该地受    气团控制;从形成源地看,17日受   气团控制。
(3)在   两天内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      天气。
(4)如果该锋移动速度很快,则往往容易形成       天气。这种情况在我国  地区  季最为常见。如果锋前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则常出现      天气,这在我国   地区的   季常可见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却很大的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多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地 点







海拔高度(m)
4
2895
1288
1302
2261
23
8
年降水量(mm)
559
966
6l
1536
372
2045
975
年均温(℃)
12.2
6.6
11.7
17.2
5.5
24.1
24.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气候成因和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活动在现代气候的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B.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形成的
C.世界各处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是由大气环流形势决定的   
D.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读图2-6-10,分析回答: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  ,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氧化碳的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日益俱增的原因:一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二是   
(3)把图中预测海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并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
 
能源供应配合比例转为偏向低碳燃料和天然气,能源利用率提高
 
能源供应和需求状况不变
 
21世纪前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21世纪后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4)按图中①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
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
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
E.台湾海峡将变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