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A国农业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比较尼日利亚南北农作物的差异并简要说明其原因(8分)(2)多年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

读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A国农业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比较尼日利亚南北农作物的差异并简要说明其原因(8分)(2)多年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A国农业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比较尼日利亚南北农作物的差异并简要说明其原因(8分)
(2)多年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尼日利亚政府,并为之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有专家建议在其尼日尔河沿岸地区开辟大量的土地种植水稻,你认为此建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差异:南部以橡胶、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为主(或喜高温多雨的作物);
北部以棉花、花生等旱地作物为主。(4分,单列作物名称只给1分)
原因: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炎热多雨; 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光照充足(4分)
(2)合理 水稻喜高温多雨 该地水热条件适宜水稻生长 尼日尔河沿岸地区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利于水稻种植 水稻单产高 可以缓解尼日利亚粮食紧张状况 劳动力资源丰富 适合发展水稻种植(答对三个要点给6分)
不合理 该地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可可、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热带经济作物经济价值较高 该地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缺乏水稻种植经验 与人们饮食习惯不同 种植水稻需水量大,可能导致该地生态环境破坏 (答对三个要点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图示尼日利亚位于几内亚湾沿岸,南部受赤道低压带影响,为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炎热多雨。适宜橡胶、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生长。橡胶、可可等作物喜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尼日利亚北部受信风带或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较少,光照充足。适宜棉花、花生等旱地作物生长,所以以旱地作物为主。
(2)这是一道发挥题,要求学生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从气候条件看,水稻喜高温多雨的环境,该地水热条件适宜水稻生长。从地形、土壤角度看,尼日尔河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水稻种植。水稻单产高,可以缓解尼日利亚粮食紧张状况。水稻是劳动密集型农业,尼日利亚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水稻种植。由此认为合理。
从经济收入角度分析,该地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可可、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生长,热带经济作物经济价值较高,更有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从经验角度看,该地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缺乏水稻种植经验。从生活习俗看,这里人们饮食习惯不是以稻米为主。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 种植水稻需水量大,可能导致该地生态环境破坏,不利于环境、生态保护。由此认为不合理。
举一反三
(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新加坡气候资料,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2)新加坡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据图文材料概括,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自然原因。(4分)
(3)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口约500多万。据上述文字材料概括,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
(4)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由于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为了阻止海水倒灌,该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除上述措施及            (根据临海角度)、废水回收利用外,该国还向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其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          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6分)
新加坡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居住问题
(5)根据该国2008年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概括该国公共住房的分布特点。(2分)

据图可知,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4分)
地铁通常指地下铁路;狭义上专指在地底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是大城市交通中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
(6)根据上面的图文材料,概括新加坡大力发展地铁的原因。(6分)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电力等生产成本上升,加上我国中西部地区自身在承接产业方面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出现一种新趋势,由以往一味向北边内陆地区转移,开始向南边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7)简要分析我国珠三角地区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主要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成都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3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图示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两地该季节风向不同,①地风向是          (2分) ,③地风向是          (2分),指出该季节①③两地盛行风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地               (2分),③地               (2分)。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如活动区域④所示,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二十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倾注的河水产生一股充满飞沫的上升气流,游客站在瀑布对面悬崖边,手上的手帕都会被这强大的上升雾气卷至半空。而瀑布附近的“雨林”(“雨林”是瀑布附近的一片长年青葱的树林)又为瀑布这一壮景平添了几分姿色。
(2)⑤→⑥→⑦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2分),④⑤两地都有“雨林”景观,所体现的地域分异特点不同,④地属于             地域分异规律(2分),⑤地属于           地域分异规律(2分)。结合上述材料解释④地“雨林”的形成原因。(4分)
(3)②⑧两地都有大面积沼泽,分析两地沼泽形成的不同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著名岛屿相关信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关于该岛的地理特征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岛地势特点东部高西部低
B.该岛降水丰富,空间分布东多西少
C.该岛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D.该岛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小题2:据图分析该岛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①沿海分布    ②沿河流下游分布  ③沿交通线分布    ④主要分布在东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4分)

(1)有诗为证“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陈毅诗)。说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比较河流上、下游地貌形成中外力作用的不同特点。(8分)
(2)说出图示地区南部的气候成因。解释图示河流上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6分)
(3)说出本地区城市分布的基本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  )
A.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
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
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D.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
小题2:四图中河流都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关系密切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