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如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如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如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分析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的主要原因。(4分)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2分)
(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至少两点)。(4分)
(4)P大陆热带、亚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4分)
答案
(1)常年受极地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污染小(4分)
(2)全球定位系统(GPS)(2分)
(3)狂风巨浪;洋流;冰山;低温(两个即可得4分)
(4)大牧场放牧业;(2分)   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捷;地广人稀(4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昆仑站空气透明度高的原因回答时应从气候、 大气层厚度和人类影响三个方面回答;(2)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某点地理坐标应该是全球定位系统具备的功能;(3)科考船在航行的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困难回答需要考虑当地位于极地东风带、纬度高温度低冰川广布,逆流行驶等问题;(4)图中 P 大陆是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分析其区位条件可以从自然条件 草场、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如农业技术、交通和地广人稀等方面考虑。
举一反三
该图为世界某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图中P 点的太阳高度为90°时
A.衡水市已经夕阳斜照
B.美国五大湖地区为黑夜
C.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大
D.南极洲小部分地区为极昼
小题2:形成图中粮食作物产区气候,最主要的原因是
A.盛行西风带的影响B.近海寒暖流的影响
C.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D.季风环流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沿某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和相关地区气候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图中数据,分析A、B两地区的气候差异,并说明形成原因。
⑵分析目前A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⑶分析B地区地形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⑷流经A地区的著名河流与亚马孙河相比较,在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方面有哪些主要不同点?为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大河,位于俄罗斯境内,河流全长3690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为约2540亿立方米。伏尔加河河源处海拔公有228米,而河口处低于海平面28米,干流总落差为256米,河流流速缓慢,河道弯曲。干支流通航里程达3260千米,通航期200多天。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磷等资源,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工农业发达。
⑴伏尔加河的货运量占全国河运总量的半数以上,主要货流以石油、木材、粮食、机械为大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加河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
⑵伏尔加河流域各河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总计电量约1200万千瓦,而仅一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量就达1820万千瓦。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⑶300多年来,伏尔加河流域曾发生过多次灾害性春洪,受灾地区遍及伏尔加河上中游。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伏尔加河上中游地区易发生春洪的原因。
⑷为了抵御洪水灾害,人们在伏尔加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800余座。水库的修建对流域内的环境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为世界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B.流域内都没有结冰期
C.汛期都十分明显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小题2:各河口三角洲形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分析及成灾强度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河含沙量大,河道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河口附近人口多,成灾强度最大
B.乙河支流多,上游来水量大;多台风,降水强度大,成灾强度最大
C.丙河支流多且南北对称,径流量最大;三角洲地势低平,成灾强度最大
D.丁河流域内降水集中;三角洲地势低平;人口多;河口有海潮顶托,成灾强度最大
小题3: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B.径流量C.地形D.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利比亚北临地中海(下图),海岸线长达1900余千米,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境内除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外,还有铁、钾盐、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

【材料二】 进入2011年后,利比亚政局动荡加剧,为确保我国人员安全,2011年2月23日开始我国政府通过海陆空多种途径将驻利比亚人员分批安全撤离。
【材料三】 利比亚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该国农业非常落后,可耕地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粮食需大量进口。当地名胜古迹众多却多年来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1) 图中A城市(31°12′ N,29°15′ E)是埃及的亚历山大,2月23日,我国首批从利比亚撒出人员先抵达该城,再从该城乘飞机返回北京。飞机起飞时当地时间(区时)为13时25分, 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                     (1分)
(2) 利比亚海岸线漫长,但沙漠、半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是(2分)
(3) B城市此季节(2月)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_ ,其所在区域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 从自然条件考虑,利比亚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该国自然资源条件,利比亚可以发展的工业有(至少答三点)(4分)
(5) 根据材料三说出利比亚的产业结构特征并分析其经济发展还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