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1)读图,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铁路线各段的名称及起止点。(6分)(2)对比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西两端

读“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1)读图,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铁路线各段的名称及起止点。(6分)(2)对比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西两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

(1)读图,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铁路线各段的名称及起止点。(6分)
(2)对比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西两端气候类型及其特点。(4分)
(3)分析图中60°经线所穿过的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3分)
答案

(1)陇海线(连云港一兰州)(2分);兰新线(兰州一乌鲁木齐)(2分);北疆线
(乌鲁木齐一阿拉山口)(2分)
(2)东端为温带季风气候(1分),该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1分);西端为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该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多雨(1分)。
(3)该湖泊(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流沿岸工业、农业、生活
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减少(1分);植被破坏、气候变化使降水减少(1分);
气候变干,蒸发旺盛(1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图13是美国农业分布图,读图回答26-27题。

小题1:图中①附近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乳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水稻种植业D.大牧场放牧业
(10分)图18是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极地区之所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宝地是因为其具有                 环境。(1分)
(2)南、北两极地区相比,年均温更低的是        地区,试分析说明它的形成原因。(5分)
(3)南极大陆分布有             资源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理由是什么?(4分)
下图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春季,该岛的火山多次喷发,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回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4题。

小题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小题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小题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
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
小题4:该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生长边界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消亡边界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生长边界

读右边南美洲示意图,回答6—7题。

小题1:图中M、N、P、Q四点盐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A.MNQPB.NMQP
C.QPMND.MNPQ
小题2:关于N地沿岸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②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
③该气候类型位于沿海地区,终年降水较多
④该气候类型呈南北方向狭长延伸主要和地形、洋流等因素有关
A.③④B.②④C.①④D.①③

P点所在区域为某岛屿,读图回答8—9题

小题1: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面积广阔,岛屿中部高四周低
B.河流冬季无结冰期
C.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该岛屿位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
小题2:关于该岛屿的人文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为该国重要的工业区所在地
B.该岛屿的水稻种植业十分发达
C.沿海地区为该国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D.岛屿上森林资源丰富,岛屿附近渔业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