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气候变化在2009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12月7~18日的哥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气候变化在2009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12月7~18日的哥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候变化在2009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12月7~18日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材料二:
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下图)

(1)C、D两城市纬度相近,但气候类型不同,请分析各自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B国商品谷物生产的主要分布区及商品谷物生产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城市C位于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城市D位于大陆西岸,在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下形成地中海气候。
(2)中部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市场广阔。
(3)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举一反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下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非洲大陆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774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7.4%,原油日产量占世界的10.6%,日均消费石油量占世界石油消费的3.4%。专家预测至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材料二:非洲及主要产油国石油基本状况统计(单位:桶)

(1)非洲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及_________湾沿岸,该洲最大的产油国是_________。
(2)图中A地区所处纬度较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洲最南端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当北京盛行两北风时,该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4)目前非洲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简述我国为什么把非洲确定为“加强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8年12月26日13时45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下南海,穿马六甲海峡,跨印度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2009年1月6日到达目的地,并于当地时间1月6日11时起正式开始为我国商船护航。
材料二:
世界局部区域图。

(1)图中G山脉是由________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隆起而形成的。
(2)长期以来,图示地区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争夺非常丰富的________资源和十分短缺的_________资源。
(3)试分析M地盛产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官兵进行鱼雷发射研究实验,发现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其影响较____。经过马六甲海峡后,西航过程中官兵感受到的昼长比实际的昼长____。
(5)两行途中,为了与当地区时取得一致,官兵的手表需调____(快、慢)。沿途盛行风与洋流使舰艇编队航行速度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回答。
材料一:
    大高加索山脉很多山峰都很高大,许多山峰的绝对高度超过了海拔5000米,主峰海拔5642米,山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大高加索山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1200米以下为阔叶林;1200~2220米为针叶林;2200~3000米为亚高山和高山草甸;2600~3500米为高山苔原:3000~3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
材料二:
高加索地区局部图(下图)

(1)甲乙两地1月均温相差明显,其中甲约6℃,乙约0℃。简析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和图分析该地河流广布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析图示区域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析高加索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1~2题。

1、对①②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冲积平原
B、①②两地都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②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
D、②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2、有关②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①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①区域城市化发展迅速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