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a、n、

【题文】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a、n、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a、n、b是纬度且a、n,n、b都相差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正确的是(   )
A.a=n+1,b=n-1B.a=n-1,b=n+1
C.a=" b" -1D.b=a-2
【小题2】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14时B.12时
C.9时D.6时
【小题3】该日(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温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该区域越往南纬度数值越大,可以判断为南半球,a、n、b的数值向南增大,纬度增大,B对。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等温线基本与纬线平行,说明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一天中最热和最冷时分别是14时和日出前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气温差异明显,等值线应该弯曲。A、D不可能。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正午太阳辐射强,也会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气温差大,等值线弯曲,B不可能。9时,陆地气温回升,但变化较小,温差不大,所以C最可能。
【小题3】根据材料,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判断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南昼越长,日落时刻越晚,所以甲地日落时刻早于乙地,A对,B错。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从丙所在的n纬线向南北递减,根据材料,甲乙两地到丙地(直射点)的纬度间隔相同,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同,C、D错。
考点:温度的变化规律,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举一反三
【题文】图中OP为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每小题4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日、时)。
(2)下列光照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上图中一致的是(   )

(3)用折线在图中画出该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4)图示所对应的时间(      )
A.地中海地区阴雨连绵
B.我国西南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D.长江中下游正值梅雨季节
(5)一架飞机从c点飞往a点,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6)六个月后b点的昼夜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图为“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M.N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P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洋流
【小题2】M.N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   )
A.1110kmB.550km
C.780kmD.880km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如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B.5°C.8°D.10°
【小题2】图中山脉(   )
A.①是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分界
B.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C.③是陕西和山西分界线
D.④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小题3】图中山脉③的东西两侧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分界线
B.河北省、山西省
C.落叶林带、草原带
D.外流区、内流区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从X地到P地沿最短路径需经过(   )
A.东半球B.西半球
C.东、西两半球D.南、北两半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数字表示城市,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
A.石油主产区B.重要城市带
C.主要工业区D.主要森林带
【小题2】图中城市(   )
A.有两个位于西半球B.正午太阳高度③>④
C.⑤在①的东南方向D.多位于中纬度地区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