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等高距为50m ,图中斜线为河流。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d点的海拔可能是(   )

【题文】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等高距为50m ,图中斜线为河流。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图中d点的海拔可能是(   )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等高距为50m ,图中斜线为河流。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d点的海拔可能是(   )
A.50mB.100m
C.200mD.240m
【小题2】由图中可知(   )
A.e地为小山丘
B.河流流向是由西南向东北
C.可能是我国的青藏地区
D.d、e最大相差150m
答案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所以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等高线中a数值大于b。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a线海拔为200米,d点的海拔在200-250米之间,D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c线的海拔为50米,e地海拔在0-50米之间,为小盆地,A错。河流流向是由西南向东北,B对。海拔低,不可能是我国的青藏地区,C错。d、e最大相差接近250m,D错。
考点:等高线图,相对高差,等高线与河流流向。
举一反三
【题文】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东南流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小题2】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
A.W B.XC.YD.Z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⑥______。
(2)若③④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千米。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 (用数字表示)。
(4)小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小河旁有A、B两个取水口(AC和BC两条线)把水引到C处,应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处最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为山坡上的洼地, Q为山坡上的洼地
B.P为山坡上的小丘, Q为山坡上的小丘
C.P为山坡上的小丘, Q为山坡上的洼地
D.P为山坡上的洼地, Q为山坡上的小丘
【小题2】关于P、Q两点海拔的范围,正确的是(   )
A.P的海拔为2b-a <Hp<aB.P的海拔为a<Hp<2a-b
C.Q的海拔为2a-b <Hq<bD.Q的海拔为b<Hq<2b-a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极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科学考察队在北极地区开展多领域的考察研究。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约79°N,12°E)在北极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继南极长城站(为62°S,59°W)、中山站(约69°S,76°E)之后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8分)
(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海岸线曲折,建港条件好
B.北冰洋连接三大洲两大洋,位置重要
C.世界上淡水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D.摩尔曼斯克是北极圈内最著名的不冻港
(2)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站,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站,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     站。
(3)一年中,黄河站极夜持续时间大约为     。(单项选择)
A.1天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4)我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       。(多项选择)
A.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B.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C.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
D.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学科谜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选址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高程4087米。它标志着我国的南极考察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关键的跨越式发展。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
A.西北B.西南
C.东北D.东南
【小题2】为了保护南极环境,各国科考站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利用当地优势能源,未来南极可大
力发展的能源是(     )
A.风能B.太阳能C.水能D.煤炭
【小题3】这里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最主要原因是(   )
A.多暴风雪B.高寒缺氧
C.降水稀少D.日照强烈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