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如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图示地貌在该区域分布较集中,该地貌及其成因是 ( 

【题文】如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图示地貌在该区域分布较集中,该地貌及其成因是 (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如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貌在该区域分布较集中,该地貌及其成因是 (  )
A.天坑 流水溶蚀塌陷形成
B.火山口 火山活动形成
C.断块山 岩层断裂错动形成
D.陨石坑 陨石撞击形成
【小题2】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
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
A.45米B.55米C.105米D.125米
【小题3】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显示等高线数值由外向里减小,并且向内出现陡崖,由此可见该地貌为天坑;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可能是塌陷而成的。C正确。
【小题2】图中等高距为20米,A处有四条等高线重叠,则该处陡崖相对高度介于60至100米之间,则为安全起见,绳长应大于100米较合适。故C正确。
【小题3】在陡崖底部,由下向上拍摄即可,图中丁位置较合适。甲、乙与A处之间有脊线阻挡视线而不合适;丙位于天坑底部,且丙右侧为一“凸坡”而不能全程拍摄A处绳降过程。故D正确。
考点: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地形剖面图。
举一反三
【题文】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请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4分)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5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我国2014年1月13西北某地等高线和等压线分布图,图中天气系统移动速度为120km/天,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 根据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B.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
C.陡崖绝对高度可能为850米D.图中山峰和城市的相对高差为900—1000米
【小题2】此时图中城市的风向及24—36小时之间城市可能的天气状况为    (      )
A.偏南风雨雪、降温B.偏南风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C.偏北风雨雪、降温D.偏北风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 (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200 m、300 m、400m 、500 m和600 m),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 对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地可以看到城镇景观B.甲地与城镇的高差可能为301 m
C.该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D.该区域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小题2】该区域适宜发展(  )
A.热带经济作物B.亚热带经济林木
C.旅游业D.大面积修梯田种水稻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某地理兴趣小组沿公路步行从A地前往B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组前进的方向与沿线河流流向一致
B.前进过程中公路起伏总体呈下降趋势
C.前进过程中兴趣小组须翻越两个山脊
D.公路选线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占用耕地
【小题2】图中桥梁和最高点的最大高差最接近
A.139米B.141米
C.179米D.181米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D点的海拔可能为(  )
A.142 m
B.192 m
C.98 m
D.298 m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
B.观察者在B处可直接观察到C处
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
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