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16分)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1)甲图四

【题文】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16分)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1)甲图四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16分)
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

(1)甲图四地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       ,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       ,纬度由高到底的排序为                   。(8分)
(2)乙图中,A、B两线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 A      ,B      。(4分)
(3)简述今天③地昼夜长短情况及两月内的变化趋势。(4分)
答案
【答案】
(1)②    ④     ①     ④①③②
(2)④    ②
(3)昼短夜长   昼先变短后变长,夜先变长后变短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可以看出,①地在春秋分日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其太阳高度角是45°且夏至日时,太阳高度角最小,可以判断其纬度是北纬45°; ②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太阳高度角是90°,所以②一定是赤道了;③地在夏至日时太阳高度是90°,是北回归线;根据④的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度,其夏至日时太阳高度为0,说明其是南极圈,所以昼夜平分的是②,昼夜变化最大的是④,四季变化最明显是①,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是④①③②.
(2)从乙的昼夜长短变化图可以看出,B线是一年四季都是昼夜平分,所以这个地方一定是赤道;而A是在冬至时出现极昼,在夏至日时出现极夜,所以是南极圈,是对应的②.
(3)今天是11月中旬,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回归线移动,由第一小题我们知道,③地是北回归线,所以此时是昼短夜长,两个月内昼继续变短,到12月22日时变得最短,随后又开始变长,夜是继续变长,到12月22日变得最长,随后又开始变短.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有关知识.
举一反三
【题文】读“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及近日点、远日点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二分二至日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秋分B.乙是夏至
C.丙是春分D.丁是夏至
【小题2】当地球由甲到丙的运动过程中,关于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昼渐长,夜渐短
B.昼渐短,夜渐长
C.先是昼渐长,夜渐短;然后昼渐短,夜渐长
D.先是昼渐短,夜渐长;然后昼渐长,夜渐短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在攸县一中的同学们发现池塘里有窟窿时,池塘水会成什么样的方向流进窟窿(   )
A.直接流进去B.按顺时针方向
C.按逆时针方向D.不确定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a—b—c—dB.a—b—d-c
C.d—c—a—bD.c—d—b—a
【小题2】图中四个地点按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a—b—c—dB.a—d—c-b
C.b—a—d—cD.d—a—b—c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
A.阴雨天B.太阳直射
C.观察角度不同D.太阳斜射
【小题2】此日银川的昼长为(   )
A.一年中最短B.12小时
C.一年中最长D.无法判断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上课时间由7:40改为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1小时。而此时我国某城市仍保持9:00上课,19:05放学的作息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北京该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    )
A.气温高低B.太阳高度
C.经度差异D.昼夜长短
【小题2】材料中所涉及的我国某城市可能位于(    )
A.东南地区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