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A.连续但不规则B.由

【题文】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A.连续但不规则B.由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连续但不规则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由坚硬岩石组成
【小题2】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的主要过程是
A.搬运、沉积过程B.侵蚀、搬运过程
C.风化、侵蚀过程D.变质、沉积过程
答案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①圈层提供的是水、水蒸气,应是水圈。水因势象形,主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A对。主要是由液态的水组成,B、D错。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
【小题2】④圈层提供矿物质和无机盐,是岩石圈。“矿物质”进入①圈层的主要过程是在侵蚀、搬运过程中,矿物质溶解于水中,或是被水流携带搬运迁移,进入水圈,B对。沉积过程从水圈中分离出来,不属于水圈,A错。风化成碎屑物质,不表示进入水圈,C错。变质过程、沉积过程不是进入水圈过程,D错。
考点:地球外部
举一反三
【题文】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如沉积岩可以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鹦鹉螺化石照片”,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左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
A.①②B.④⑤C.③⑤D.⑦⑧
【小题2】右图照片中的岩石属于
A.沉积岩B.变质岩
C.侵入型岩浆岩D.喷出型岩浆岩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后回答问题:(8分)

(1)如果此图表示的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气流流动方向,则B、C两处气压高的是____     ___,受热处是___        ___(2分)。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①表示③表示__    ____,受人类影响较多的是_____  _过程(填数字)。(3分)
(3)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______     _ _过程,④表示___________ 作用,三大类岩石中含有化石的是               岩。(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图为某游客在台湾野柳国家地质公园中拍摄的含有海星化石的岩石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此岩石最可能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小题2】上图中岩石形成的作用是下图中的
A.①外力作用
B.②外力作用
C.②岩浆活动
D.③变质作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美国亚利桑那州荒野沙漠中的神秘“石浪”,层层累积的岩石形成于距今1.9亿年前(中生代)。顺着纹路触摸,仿佛可以感受到亿万年前沙暴的精心设计和雕刻。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构成“石浪”的岩石形成时,地球上生物发展到了
A.哺乳动物时代B.海生藻类时代
C.被子植物时代D.爬行动物时代
【小题2】构成“石浪”的岩石,按成因分属于
A.侵入岩B.变质岩
C.沉积岩D.喷出岩
【小题3】“雕刻”出“石浪”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