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溶洞——流水堆积作用B.黄土高原的沟壑——流水侵蚀作用C.冰斗——风化

【题文】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溶洞——流水堆积作用B.黄土高原的沟壑——流水侵蚀作用C.冰斗——风化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溶洞——流水堆积作用
B.黄土高原的沟壑——流水侵蚀作用
C.冰斗——风化作用
D.沙丘——风力搬运作用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溶洞是流水侵蚀(溶蚀)作用所形成的;黄土高原表面的沟壑是流水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冰斗是冰川侵蚀作用所形成的;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所形成的。
考点: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举一反三
【题文】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在A、B、C三处的断面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A、B、C三处分别对应的断面是(   )
A. 甲、丙、乙     B. 乙、丙、甲
C. 甲、乙、丙     D. 丙、乙、甲
【小题2】关于此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山前常形成河漫滩平原
B.B处河流是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C.在河流的入海口常形成三角洲
D.C处河段弯曲是溯源侵蚀的结果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要求。
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图为黄河历次大改道示意。

(1)甲虚线框内为何种地貌类型?为什么会成为历史上黄河改道时溃堤决口的集中区域?(5分)
(2)图示渤海海岸线的变迁与黄河改道存在怎样的关联性?此外,还有哪些自然因素也会影响海岸线的变迁?(5分)
(3)图示的大运河线路为元代以后改建的线路,试从自然地理方面说明其选线依据。(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地貌景观与图中甲处地貌成因相同的是(   )
A.海岸陡崖B.火山锥
C.河口三角洲 D.瀑布深潭
【小题2】形成甲处地貌的外力作用在图中地区最强的时间为(   )
A.1、2月 B.3、4月
C.7、8月 D.10、11月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俗语说:“名取有根”,聚落名称带“水”多与河流有关,广东有不少乡村聚落名称带“水”。农业社会时期,决定这些乡村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A.冲积平原面积B.河流水量
C.土壤肥力D.河流运输能力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Hi,有人在吗?”2014 年2 月13 日上午8:49,沉寂了19 天的中国“玉兔号”月球车在微博上又开始“卖萌”了。“玉兔号”在月球降落区和巡视区的搜集到了相关的地形、地貌等地理环境信息。影响月球表面环境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沉积作用B.搬运作用
C.侵蚀作用D.风化作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