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图为我国西藏局部区域防护林工程分布示意图。几十年前,图示区域被认为是西藏风沙最大的地方,如今,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工程,沿江沿河的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数

【题文】下图为我国西藏局部区域防护林工程分布示意图。几十年前,图示区域被认为是西藏风沙最大的地方,如今,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工程,沿江沿河的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数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图为我国西藏局部区域防护林工程分布示意图。几十年前,图示区域被认为是西藏风沙最大的地方,如今,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工程,沿江沿河的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显示,和30年前相比,图示区域大风天气年均减少32天。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区域的土地利用构成中,比重最高的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小题2】通过统计记录发现,近年来图示区域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常常形成沙尘暴发生源地,据材料推断该地区的沙源地最可能位于
A.高山荒漠带 B.河谷地带
C.高山草原带 D.交通沿线区
答案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适宜高寒牧草生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C对。根据图例可以看到,林地、耕地只分布在沿江沿河地区,占比重小,A、B错。青藏地区地广人稀,建筑用地少,D错。
【小题2】12月至次年3月是冬季,高山荒漠带不可能只在冬季是沙源,A错。高山草原带有植被保护,不会是沙源地,C错。交通沿线区铁路、公路不是沙源,D错。只有河谷地带,冬季因水位下降,河底泥沙出露,成为主要沙源,B对。
考点: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沙源分布条件。
举一反三
【题文】(22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桔、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

(1)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10分)
(2)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3)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正确反映左图中乙地等压面弯曲正确的是(  )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其中风向正确的是(    )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热岛强度是指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读“我国某市热岛强度四季平均日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是
A.春季的白昼B.夏季的夜晚
C.秋季的白昼D.冬季的夜晚
【小题2】近年来,我国北方部分城市热岛强度有所增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全球变暖影响B.太阳辐射增强
C.市区排放热量和温室气体增多D.城市绿地增加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表示夜晚气温的四种情况,夜晚气温最高的是    (  )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