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实验方案实验现象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A.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实验方案实验现象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④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⑤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内容:请将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一一对应(*填写题给信息表中的序号),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具有上述结论的原因。
(6)请你补充一组事实,说明此周期中另外两种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答案
(1)这一套实验目的是“验证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2)回忆每个实验过程可知,这些实验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酒精灯、镊子、小刀、玻璃片、胶头滴管等。  
(3)根据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元素的排列顺序,可确定实验操作顺序和相关的实验现象等(如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3
A
2Na+2H2O=2NaOH+H2
1
B
Mg +2H2O= Mg(OH)2+H2
4
D
Mg+2HCl=MgCl2+H2
5
C
2Al+6HCl=2AlCl3+3H2
6
E
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2
F
H2S+Cl2=2HCl+S↓
(4)金属性:Na>Mg>Al;  非金属性:S<Cl。
  (5)Na、Mg、Al、S、C,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但原子半径随电子数增多而减小,所以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6)硅酸是弱酸,磷酸是中强酸。(合理即可)
解析
⑴由题知该实验目的是“验证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⑵所需实验仪器有:试管、烧杯、酒精灯、镊子、小刀、玻璃片、胶头滴管、滤纸等。
⑶、①③④⑤⑥探究的是Na、Mg、Al的金属性强弱,②可比较S和Cl的非金属性强弱,实验方案与现象对应关系为:①对应B②对应F③对应A④对应D⑤对应C⑥对应E,具体见答案。
⑷根据金属与水或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知金属性:Na>Mg>Al;
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可根据同周期由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氢气化合的难易、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等来比较判断,则非金属性:S<Cl;
⑸同周期由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核电核数逐渐增大,则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即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⑹该周期另外两种元素为硅、磷,可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磷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表明磷酸酸性比硅酸酸性强,则磷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举一反三
X、Y、Z是短周期中的三种相邻的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这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总和是17,核内质子数总和是31,则X、Y、Z三种元素是下列各组中的
A.N、O、S      B.O、S、P      C.O、F、Cl       D.C、Si、P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钍(232  90Th)的原子可发生下列放射性变化:232  90Th→228  88X+4 2He 对元素X的推测错误的是
A.X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B.X的碳酸盐难溶于水
C.X的最高正价为+2价D.X的氢氧化物为强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素R的质量数为A,Rn-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 g Rn-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A-x+n)molB.(A-x-n)molC.(A-x+n)w/AmolD.(A-x-n)w/Amo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素的周期数等于 (     )
A 电子层数    B 原子量     C 次外层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关同位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微粒的互称
B.质量数不同,核电核数相同的多种原子间的互称
C.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微粒
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间的互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