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同位素:1H、2H、3H;干冰、液氯都是非电解质
④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纯碱;   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
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A.只有②④B.只有②③⑤C.只有①②④D.只有②③⑤

答案
A
解析
将酸分为一元酸、多元酸是根据酸分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H+个数,而不是酸分子中的H个数,如H3PO3(亚磷酸)为二元酸,①错;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区别为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②正确;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的互称,1H、2H、3H是同位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区别是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是否导电,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分子晶体,是非电解质,液氯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③错;明矾、冰醋酸、纯碱都是电解质,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C60、金刚石、石墨是同素异形体,④正确;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分为溶液、胶体、浊液,⑤错。
举一反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NO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C.溶液、胶体和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是否带电荷
D.日本核泄漏产生了原子,其中子数比的中子数少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中有三种具有某一相同的化学性质,则不属于这三种物质之列的是
A.Na2O2B.KMnO4C.HNO3D.Na2SO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C.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只可能是碱性氧化物或者两性氧化物。
B.鸡蛋清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发生盐析现象。
C.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D.有机分子的结构简式和实验式可能是相同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化学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洪涝、地震灾区灾后常用石灰对环境进行消毒,是利用石灰可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B.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均有益,因此在添加时无需对其用量进行严格控制
C.生活中常见的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钢化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D.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