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强震导致两座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产生具有放射性的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 13153I、 13455Cs和 13755Cs.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2011年3月11日,日本强震导致两座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产生具有放射性的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 13153I、 13455Cs和 13755Cs.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题型:合肥三模难度:来源:
2011年3月11日,日本强震导致两座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产生具有放射性的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
 13153
I
 13455
Cs
 13755
Cs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3755
Cs
 13153
I
位于同一周期
B.
 13153
I
 13755
Cs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
 13755
Cs
原子半径小于
 13153
I
原子半径
D.C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强碱性
答案
A.铯在第六周期,碘在第五周期,故A错误;
B.
 13153
I
中的中子数为131-53=78,
 13755
Cs
中的中子数为137-55=82,故B错误;
C.Cs的电子层数多,则铯原子的半径大于碘原子的半径,故C错误;
D.C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CsOH的碱性大于NaOH、KOH等,属于强碱,故D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A、B、C、D四种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为同一周期,A与D为同一主族,C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电子层数的4倍,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又知四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一种是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由A、C两元素可以组成X、Y两种化合物,X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Y,X的电子式为______.
(3)D与C形成的化合物可与Y反应生成单质Z,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有1mol电子转移,生成Z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4)写出实验室制备BA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将BA3通入溴水中可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已知B2A4可燃烧生成B的单质和Y,以B2A4、O2、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负极反应是______.以石墨为电极,用该电池电解100mL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在两极共收集到224mL气体(标准状况下),此时溶液的pH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______.
题型:昌平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B.从氟到碘,单质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越来越难
C.14C和14N两种核素的质量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健
题型:潍坊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中元素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短周期元素,根据表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题型:顺义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元素代号XYZWN
原子半径/nm0.1860.0740.1020.0990.160
主要化合价+1-2-2+6+7-1+2
五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数据如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顺义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元素TXYZW
原子半径(nm)0.0370.0750.0990.1020.143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1+5
-3
+7
-1
+6
-2
+3
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元素,其中,X、Z位于短周期.常温下,X单质为黄绿色气体;向含Y离子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13.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X单质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
(2)Z单质与Y的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是冶炼Y单质的一种方法,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含上述元素的某些物质常用于处理工业废水,部分流程如图1:
魔方格

①处理含铬废水时,在反应池中Cr2O72-变为Cr3+,当反应转移1mol 电子时,有______ mol  Cr2O72- 转化(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②含Z化合物可以使水中悬浮颗粒发生凝聚,原因是______(用文字和化学用语表示).
③处理含氰废水时,CN-最终转化为两种无毒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利用图2方法电解可得到一种新型净水剂K2YO4,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